上海歌舞團原創舞劇《朱鹮》燈光設計詳解
摘要: 氤氳繚繞的煙雨湖邊,羽色粉紅的朱鹮款步而致,時而展翅掠過血色夕陽,時而以赤色腳掌輕打漣漪,恬靜唯美、優雅高貴……這一幕讓人醉心的詩意畫面,是上海歌舞團以瀕危保護動物朱鹮為題材傾力打造的原創舞劇《朱鹮》。
點擊查看更多高清圖集>>>http://www.fyhuishou.com/case/20150512/40931.htm#p=1
表演劇目:《朱鹮》
藝術監制:陳飛華
編劇:羅懷臻
導演/編舞:佟睿睿
作曲:郭思達
編舞:何滔
舞美設計:張繼文
燈光設計:邢辛
領銜主演:朱潔靜、王佳俊
服裝設計:鐘佳妮
燈具供應商:德晟照明
氤氳繚繞的煙雨湖邊,羽色粉紅的朱鹮款步而致,時而展翅掠過血色夕陽,時而以赤色腳掌輕打漣漪,恬靜唯美、優雅高貴……這一幕讓人醉心的詩意畫面,是上海歌舞團以瀕危保護動物朱鹮為題材傾力打造的原創舞劇《朱鹮》。
朱鹮的前世今生
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日本館內的一塊大屏幕中,一只只美麗的朱鹮或溪邊跋涉、或駐足棲息、或翱翔天際,其純美、典雅、潔凈和高貴的身姿引來了諸多觀眾流連駐足,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便是其中之一。朱鹮優雅的姿態,特別是“涉”“棲”“翔”的動作,在陳飛華的眼里宛如一個個舞蹈演員曼妙的舞姿。由此,把朱鹮搬上舞臺的想法,便在陳飛華心中生了根。
朱鹮,長喙、鳳冠、赤頰,一身羽毛潔白如雪,兩個翅膀的下側和圓形尾羽的一部分卻閃耀著朱紅色的光輝,顯得淡雅而美麗。朱鹮是東亞特有的珍禽,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也被日本人視作“國鳥”。上世紀80年代,由于人類社會工業化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朱鹮在各國瀕臨絕跡。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國科學家在陜西發現了7只野生的朱鹮。經過中國、俄羅斯、日本及其他幾個國家多年的合作,對朱鹮進行了保護與研究,如今朱鹮又出現物種復蘇的吉祥征兆
陳飛華既被朱鹮種群的繁育之路深深打動,又感慨人類在拯救朱鹮過程中跨越國家、民族的攜手合作。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他想通過舞蹈這種藝術手段,傳播人與自然界其他生靈平等和共處的理念,引起人類對自己與自然、環境共命運的思考。舞劇《朱鹮》從此在他心中扎了根。
朱鹮的繁育之路
經過4年的創造和沉淀,《朱鹮》終于“起飛”了。2014年10月,應日本民主音樂協會邀請,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組派,《朱鹮》完成了東瀛“首飛”,在東京、新澙、佐渡和山梨成功演出4場后,該劇于去年12月“飛臨”北京國家大劇院,開啟了國內首演。
舞臺上,素樸純美而意境悠遠的水墨畫面,悠揚恬淡的音樂,將人們帶回千年遠古農耕時代,在自然的懷抱下,忙碌于山野田間的淳樸村民與美麗的朱鹮相生相伴,共同分享著自然的賜予。在朱鹮粉嫩羽翼婀娜身姿的掩映下,在鹮仙與樵夫真摯的情感點綴中,和美祥樂詩畫般的情境將人與自然的美好生機推向極致。
這時候,舞臺的整體燈光用寫意的手法,采用甜美粉色的燈光效果,營造出一種桃花源似的意境。為了營造這種靜水流淌般的意境,燈光師故意削弱燈光的色彩感,減弱顏色的通透性,用一點點色相含蓄地表現時間的變化、場景的推移。但是,在處理環境時間的變化細節上,燈光師卻采用了寫實的手法,比如在表現太陽從早到晚、從東到西的變化,對光線的方向、強弱變化進行了演變,對光線的色彩也做了微妙的調節,讓人在心理上和審美上產生一種自然的過渡。再者,燈光師又通過放大燈具的光束角,讓這樣的燈光水銀瀉地般滲透到每一個表演中去,朱鹮就在這樣干凈、寧靜的天空下,緩緩地舒展其美麗的羽翼,將人們的視覺和情感帶到那一片祥樂的世界中去。
然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迅速推進,朱鹮漸漸消失在灰色的城市中。曾經和朱鹮共舞的韶華男子也是漸入暮年,只能在記憶中重溫鳥兒的身影,孩子們更是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一睹朱鹮的倩影。最后,那七只代表希望之光的朱鹮再度翩然而至……
這時候,舞臺的天幕背景變換成有如地獄般的陰郁灰藍,燈光師通過強烈的光束角的變換,和強烈的燈光顏色的對比,比如悲涼的灰、落寂的紫,讓觀眾身臨其境,深切感受自然被毀、朱鹮之死所帶來悲傷;而當朱鹮再度翩然而至之時,明亮的燈光,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生命重生的喜悅。
在舞臺上,許多場面的體現,燈光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劇作者的意圖,導演的構思,對劇中許許多多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之處,往往需要借助燈光來表現。整部《朱鹮》的時空跨度廣闊,層次遞進分明緊湊。在古代、近代、現代朱鹮存亡的歷史大框架內,舞劇以朱鹮如何慢慢“絕跡”以及人類與之的情感和態度的大寫意式表達,讓人們在生與死、擁有與失去的張力中引發對自然生命的永恒反思。而舞臺燈光變化從上半場的自由奔放的寫意到下半場抑郁悲涼的寫實,既豐富又準確地讓燈光和整部作品的審美旋律和諧地糅為了一體。
燈光師對劇目精髓的準確把握,對燈具性能的嫻熟把控,讓舞劇場景的切換、時代變遷的轉換、情感起伏的傾述,在燈光的襯托下娓娓道來。含蓄的紅、悲涼的灰、落寂的紫、傷情的灰暗、喜悅的明亮,讓我們充分地感受到優雅的朱鹮之美,美好的人鹮之戀,悲戚的朱鹮之死,喜悅的朱鹮之歸。我們看到的是舞臺上干凈、清雅、凄美,充滿了詩意禪味的畫面,感受到的是故事所要傳的喜怒哀樂。
有人將《朱鹮》媲美《天鵝湖》,除了卓越的內容、精彩的演出外,無論是《天鵝湖》還是《朱鹮》,燈光都參與了劇情的表達,燈光色彩點滴漸變,調光的運用自如,光束的整潔干凈、讓光和劇情、演員的表演溶為一體,更將朱鹮優雅、溫婉的姿態靈動躍現在舞臺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