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市更新;燈光藝術裝置;用光創造價值;數字化技術
每個城市無論經歷過怎樣的繁榮昌盛,都有褪去繁華的一天。但人們對于文明的追求總是不離不棄,經歷砥礪沉浮,不斷的科學進步,城市在唏噓后日漸復蘇。發展到今天,新的技術5G+、元宇宙、AI等帶來數字體驗的新時代。燈光藝術裝置通過新技術和藝術融合,幫助城市以新的面貌歸來,滿足都市各類人群對生活、精神的需求,促進城市的發展。
1.燈光藝術裝置釋義
燈光使構筑物與環境在夜晚更具美感。近年來,燈光的表達手法不斷創新發展,在設計過程中融入于生活與社會的思考,體現出人文關懷,強調人的參與,逐漸開始以燈光藝術裝置的形式來營造豐富的場景。通過與燈光雕塑的對比來理解燈光藝術裝置:燈光雕塑通常以燈具為材料,展示具象的圖形、文字造型,傳遞準確的媒介信息,需要觀者根據自身的知識儲備獲取信息;燈光藝術裝置通常以原有建筑物或其他實物作為材料,用燈光或其他發光材料融入環境中。呈現出的作品沒有準確造型、圖形或符號,需要觀者結合自身的理解去感受裝置作品。
在現代城市更新過程中,人作為受眾主體,是具有流動性的,可以與各種客體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客體包括更新空間中的燈光裝置和環境,人與人、人與燈光裝置,以及人與空間周邊夜景、客體與客體之間等復雜關聯關系。因此在燈光藝術裝置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多種設計要素。
2.燈光藝術裝置的設計要素
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進一步提高,燈光設計從原有的亮起來、動起來,發展到現在需要融合、需要拓展、需要體驗。燈光要結合建筑、結合人、結合環境等,因此燈光藝術裝置應運而生,在各類照明項目中廣泛應用。在燈光藝術裝置設計中需要融入以下設計要素。
2.1用光創造價值的設計理念
燈光藝術裝置設計以用光創造價值為理念,充分尊重社會對光的需求,設計須飽含對人類情感的思考,展現出對社會的關懷。每一種光環境變化會帶來不同的審美取向和心理感受,成為城市里疲憊、壓抑和冷漠的生活帶來身心放松、情感關懷之地,拉近人與人、人與環境的距離。用光創造價值,使人們熱愛家園、擁抱幸福生活、對未來充滿期待!
2.2明確設計主題且融入特色
要明確燈光藝術裝置的主題,融入當地的特色。特色包含社會特色和自然特色。在總體策劃中,著重運用智能技術展示城市精神、展現地方民俗風情、突顯地方藝術特色;燈光應與當地的植被、氣候地形、人文藝術等相適應,突出不同地方的自然稟賦和精神氣質。一個照明設計項目,首先需要明確文化的主題,其余各中配套策劃都要根據主題展開,采用新穎的創意,形成整體特點和凝聚力、感染力。
2.3遵循低碳環保的設計原則
限電、能源危機、碳達峰等一個個發生在世界周圍的熱點話題,我們要敬畏自然,真切的保護環境。因此,燈光裝置設計必須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規避濫用燈光形成眩光污染,且避免造成對動植物生活環境的破壞;其次,應選擇節能產品,創新節能設計手法、環保實施工藝,充分利用環保低碳照明,變幻出不同的氣氛場景,營造出自然生態、舒適溫暖、激情壯觀的場景。
2.4突出技術創新與藝術表達結合
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燈光藝術裝置的表現形式,受限越來越小。現在5G傳輸和無線充電技術,讓供能和數據傳輸擺脫線路的限制;AI智能讓燈光從智能管理到智能處理;元宇宙帶來各種虛擬燈光裝置秀;數字化技術讓裸眼3D遍地開花。可以看到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讓設計師在材質、顏色、形狀上,可以盡情地發揮,達到想要的視覺效果。以新技術與多樣化藝術結合創新,突出燈光藝術裝置作品的主題特色和思想深度,增加作品表現的凝聚性。
3.猛追灣天祥街燈光裝置項目設計分析
背景概況:成都猛追灣在60年代盛極一時,90年代末逐漸老去,至今衰頹到唏噓。通過燈光設計將猛追灣的夜間生活場景、夜晚生活功能盡量保存下來。讓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在這里體驗、消費,也能夠在這個區域內生活鍛煉,感受成都人的煙火氣息。經過多方努力,猛追灣帶著新時代的鮮亮色彩,帶著絢爛文藝的歷史和千年不絕的煙火人氣,又鮮活了起來。
3.1設計理念
用科技和藝術創意生活場景,打造成華區獨有的煙火人氣。以科技、互動、體驗為目標,創新猛追灣文化消費創新場景空間。創建成都第一個濱水互動科技主題的城市更新空間。白天回望歷史,徜徉工業光陰長河;夜晚觸摸光影,體會灣味煙火人間。
3.2燈光裝置設計在項目中的體現
3.2.1感受時間的時光裝置
在街區的兩個主要出入口,分別設計“拾光”燈光裝置和“食光”燈光藝術裝置。“拾光”裝置如藍色的“流蘇”在白色的弧形廊架下隨風搖曳,營造出如夢如幻的夜景場,形態蜿蜒流暢,如時光過隙提醒人們珍惜時光。“食光”裝置由定制落日圖案燈和美食千層鏡燈光組成,從日出到日落,不過一日三餐。兩個燈光裝置兼具功能和氛圍照明,融入微波傳感技術,根據人的來去,調整氛圍照明及主題圖案的效果。
圖1:“拾光”燈光藝術裝置
圖2:“食光”燈光藝術裝置
3.2.2漫游騎行的運動裝置
老記憶中自行車是一代人的情懷,今天它以新的角色身份重新喚起我們的記憶,增加自行車互動屏,大人小孩都情不自禁地騎上“自行車”,來一場激情比拼。自行車互動裝置由一塊高清LED顯示屏和智慧化自行車裝置組成。本裝置區別傳統的自行車漫游,創新地增加了兩輛自行車騎行比拼,定制開發自行車互動內容技術,虛擬健身單車工作原理:統計距離與數據統計,卡路里消耗顯示,歷史排名等。
技術設計過程中首先解決自行車防雨和互動功能,將造型設計模擬蝸牛體形增加自身結構穩定性,坐凳踏板把手等距離根據人體工學設計。利用常見騎行體驗,如共享單車、山地自行車,走鋼絲自行車等,在虛擬數字內容中實現漫游比拼。給普通生活帶來驚險、刺激、浪漫的沉浸式感受。最后就如穿戴智能設備騎行綠道一般,一次騎行下來血氧、心跳、卡路里,虛擬數字內容,都可以在本裝置中體現。通過配備的智能傳感器,讓人們在科學中體驗鍛煉的快樂。
圖3:比拼漫游自行車燈光裝置
3.2.3時代弄潮數藝裝置
街道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忙于自身的生活、工作,常常忘記今天的天氣、空氣的質量、環境的溫度等等。由此,設計一款根據人與環境的變化,進行自我更新創作的新媒體燈光藝術裝置,旨在呼吁人們感知自身的狀態、關注環境的變化。
在街道一處玻璃幕墻墻面,設置一塊超薄高透性的數字潮汐顯示屏。內容呈現結合這個數顯屏,區別于傳統的顯示屏和視頻內容制作,它模擬大自然潮起潮落、風起云涌等自然現象,在畫面上呈現出主題內容的升降、顏色的冷暖,同時給予觀眾柔美、文藝的感官體驗。開發數字潮汐軟件,創造出一個智能的數據環境。在智能數據環境中,收集采集不同的環境信息數據如天氣、人流、風速、溫度等,通過數據處理,動態的展現出這些信息的形態,如潮水周期性漲落現象一般。根據這樣的技術原理,本裝置以開放的心態,吸收周圍的數字環境信息,隨機創作出視聽感受傳達給人們,讓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參與者都有獨一無二地體驗。
圖4:時代弄潮燈光裝置
猛追灣燈光藝術裝置設計通過對原有城市空間脈絡、生態基底的梳理,應用現代時尚的燈光設計語言,運用新技術,將原本失活的夜間空間重新喚醒,讓當地市民能夠開心的生活在這里,夜間場景也成為青少年、年輕人的嶄新目的地。
4.結語
燈光藝術裝置設計的核心在于以人為本,用光創造價值。通過遵循自然的理念,明確裝置的主題,融入特色,踐行環保與低碳的原則,突出技術創新與藝術表達結合。唯有持續不斷的探索和踐行,才能讓文藝潮流流淌在照明行業。燈光藝術裝置設計為照明設計注入活力,找到新舊交替的平衡點,就能為生活創造無限可能。
參考文獻
[1]錢志陽.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光環境設計基本要求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23):78-79.
[2]陳愛莉.現代園林設計中燈光的造景和裝飾功能探析[J].現代園藝,2017(08):58.
[3]徐哲.裝置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藝術價值――以上海后世博公園為例[D].河南師范大學,2018.
[4]陶儒.公共藝術在公園景觀中的設計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