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均增長超30%的歐普照明,做著怎樣“用光創造價值”的生意?)
虎嗅注:企業經營有不變的本質,“管理新G點”專題系列文章,著重探討在數字化的新商業時代,如何用進步的管理方式讓經營更有效率。
本
欄目由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公益遴選活動(以下簡稱“CMMR”)聯合虎嗅策劃推出。CMMR是第一個針對中國企業實踐成就的榮譽獎項,由中國管理現代化研
究會、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聯合六大商學院,在2008年共同發起。今年,以“數字化生存與管理重構”為主題,CMMR開展了第十次全國調研,虎嗅共同參與調
研了4家極具代表性的候選企業,推出本專題系列文章。
房地產場火熱,家裝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主打家居照明的歐普成為了照明行業最大的收益者,企業營收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2016年歐普照明全年營收54.8億元,與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等老牌企業差距逐漸拉大。
歐普照明何以逆襲?
太標準化的東西往往難以打破壟斷,要想從附庸走向行業巨頭,有時候需要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歐普照明董事長王耀海說: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白熾燈、熒光燈、節能燈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主要的照明工具,它們的標準化讓歐普照明難以進入,我們也只能在燈具和照明控件上尋求差異。但LED光源技術的進步與成熟,大規模的商用與家用讓這個行業出現了變數。
燈
管的標準化開始逐步向照明器具一體化、個性化發展,LED替代傳統照明產品將成為趨勢,像歐普這樣的傳統節能照明企業必須快速轉型,歐普照明也是在2013年抓住了這次機遇,并形成家居照明燈具、商業照明燈具、光源、照明控制四大業務板塊,銷售業績開始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
2016年8月19日,成立20年的歐普照明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查詢根據招股說明書可知,歐普照明將會把此次募集資金的40%投入到新興的LED市場中。
其實在資本運作上,歐普的主要競爭對手飛利浦、歐司朗、雷士照明、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等企業都早已獲得了資本的助力。歐普照明的此次上市不僅縮小了與競爭對手在資本上的差距,也會更進一步的優化原有產品結構,使歐普照明不再是主要生產綠色能源的燈具燈管的傳統企業。
目前看來,在國內LED節能照明對傳統節能照明快速替代的趨勢下,歐普照明的LED節能產品,將會在其“商照+家居”的雙引擎驅動下迅速占領市場,給企業帶來可觀的銷售業績。
年均30%以上的增速是怎樣實現的?
提升品牌認知
節
能燈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業,目前全國仍有2萬多家節能燈加工企業,1996年在中山成立的歐普照明即是從這樣一家小作坊的生產加工一步步走到現在。王耀海
說歐普照明的品牌是從2000年才開始塑造的,因為當時中山的小霸王、威力洗衣機等企業憑借著品牌的打造迅速暢銷全國。這些企業的成功給他傳遞出的信號就
是:要想在魚龍混雜的照明行業脫穎而出,就要率先打響品牌戰爭,提升消費者認知度,以品牌影響力取勝。
現在看來,一直堅持提升品牌認知的歐普顯然是成功的(由8個人的“小作坊”到公眾上市公司),因為在照明領域歐普已經成為全球照明產業大賽場上的中國代表企業。據悉,為了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歐普照明組建了由行業專家、高級工程師等領銜的數百名高級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對這個團隊每年會投入上億元的研發費用。
布局國內線下渠道,挖掘海外市場潛力
對于傳統的照明行業來說,終端銷售網點的多少直接決定著一個品牌對消費者的最終影響力。從2000年開始,歐普照明便開始布局國內線下渠道,建立全國性的專賣體系,現在已擁有各類渠道終端銷售網點超過10萬多家。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拓展中東、南亞、南非等海外市場(佛山照明、陽光照明80%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歐普海外市場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在10%左右)。
順應趨勢的電商化
互聯網給傳統企業帶來的焦慮在歐普照明來看一樣沒少,王耀海說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歐普照明內部對是否完全擁抱互聯網組織過很多討論,因為新的渠道已經形成,你不做別人就會做,傳統的企業也必須用新的模式去迎接新的渠道變化。
歐
普照明電商體系建立于2011年,當年實現銷售收入上千萬元;2013年,第一條LED自動化生產線投入生產后,迅速發展的歐普照明電商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線上營收占總收入的比重是6.5%;2016年“雙十一”歐普照明當天實現2.04億元,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86億元,線上營收占比已經
高達24%。
由此可見,近幾年,線上電商已經成為歐普照明的重要銷售渠道,一個一個臺階的高速業績增長,使電商業務已成為拉動歐普照明業績高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管理上的高效率變革
1億的生意100人能完成,2億的生意如果還需要200人來完成,那么這做的不是企業,只是用人累出來的生意,壯大的也只是企業營收規模,而并非企業的競爭力。2014的歐普有7000多人,經過互聯網化變革后,歐普照明用不斷研發的軟件,將決策更加數據化和高效化(每年歐普會投入數百萬元進行內部軟件研發),最大程度上從內部挖掘每個人的單位產出值。
三年來歐普照明營收雖保持高速增長,但公司員工總數卻減少到6000人。
根
據半導體的摩爾定律,LED行業每18個月會變一輪,產品的價格也會降低一半,外在的壓力也在迫使歐普做出更快的反應,去縮短一款產品的研發周期。同時,
歐普照明也大膽嘗試企業合伙人模式,最大程度上激發團隊的自我驅動力,并通過建立歐普大學提供系統的培訓計劃,為公司培養梯隊型人才。比如Mini-
MBA培訓體系,從主管到經理、到總監均適用,搭建公司人才梯隊。
植入健康元素,注重軟實力打造
在集成照明成為趨勢的當下,要想形成規模化的壁壘,越往上游走,技術壁壘和資本壁壘就會越強(做芯片和半導體上游已經被巨頭標準化)。因此做燈具照明的歐普聚焦下游應用,定位于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整體照明解決方案。
“歐普到家”即是歐普照明為消費者提供家裝定制化應用平臺,消費者只要告訴戶型,平臺就能為用戶展示具體裝修風格,客戶確認的訂單會被傳送到后端進行制造和配送。同時,歐普到家負責上門安裝。從服務模式上看,這與現在的構家、酷家樂等互聯網一鍵家裝平臺類似。
水、空氣、光均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在人們注意飲水健康、注重空氣質量的今天,對照明質量和照明健康的重視程度是遠遠不夠的。數據顯示自然界里面日光的照射亮度是十幾萬、幾十萬流明(流明:指單位平方米上的亮度),靠窗口位置的照射亮度是幾千甚至上萬流明。長期巨大的亮度差,會對人的機體產生很大影響,長期在室內,人的神經系統對光的感應感會下降,晚上失眠等等問題就會出現。
業
務不斷向下游延伸的歐普照明,現在開始對產品進行整體升級,將健康元素植入照明產品,用開發的特殊光譜燈具去識別不同人群對光的不同需求,并對光亮度進行
智能調節。讓燈具不僅能與手機實現連接遙控,很多燈具實際上已經內嵌了音響等模組,產品融合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現在智能燈具銷量已超2億元,華為、騰訊等
大型企業都已成為歐普照明的合作伙伴。
照明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向好,但經歷過快速產品替代的LED行業,消費需求開始明顯放緩,長的研發周期、短的產品周期、眾多產品型號的存貨,很容易使企業庫存相對較高,導致公司存在存貨跌價風險。同時,產品同質化、低價競爭等又進一步降低企業盈利能力。
國
外飛利浦、歐司朗、科銳、GE照明等國際照明大牌占據高端市場;國內木林森、雷士、洲明、科銳等國產品牌在開疆擴土,小米、京東商城、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
業也有項目在做推進。看似千億量級的市場,其實仍處于惡性競爭之中,智慧模具成為歐普照明互聯網化、數據化轉型過程中的另一個嘗試。
模具市場,新的發展契機
精密制造非常重要的兩個關鍵點是材料和模具,模具行業屬于機械制造業,且是在推行的精密定制,集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與重資產于一身,高度依賴工程師,技術工人及精密設備。模具是新品開發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本身直接影響新品開發周期與質量,被稱為“工業之母”。
傳統的模具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1.人才短缺,培養周期長
人才的短缺是整個傳統模具行業的現狀。在普遍看重短期效益、被高速成長所裹挾的浮躁大環境下,大家對稀缺人才的解決方案都是高價挖人,而不愿注重人才的自我培養。因為要想培養一個熟練的技術工人需要2—3年,一個普通的工程師少說要5年,工匠級別的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久。7*24小時的工作機制、臟亂差的從業環境也讓越來越少年輕人愿意從事這個行業。
2.設備昂貴,利用率卻很低
精密的模具加工設備目前多數還是依靠國外進口,價格昂貴,因模具是定制化生產,加工每個部件所需要的程序、刀具、夾具都不一樣,每次都需要工程師及技術工人進行調試,調試的過程是不產生價值的,故設備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就。
歐普精密模具科技對模具行業又有哪些改變?
歐普精密科技(2009年開始準備,2016年正式成立)的成立就是要用技術手段顛覆傳統的模具生產,打造一家能成為行業標桿的智慧模具工廠。
為了抓住智能模具發展的新契機,歐普精密前瞻性地引進開發基于RFID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等技術融合的智能化與自動化系統,率先實現了模具制造業的數字化。
數字化后,一個原來需要5年培養的工程師,現在兩年就能完成,數據在逐步幫助工程師干掉簡單重復的低價值勞動。標準化及信息化后,原來需要2年才能熟練操作機床的技術工人現在只需要2周,同時,對于一些簡單重復的動作,歐普照明正在逐步采用機械手來取代人工。
2013年底實現數字化,到2015年,歐普精密模具效率整體提升70%,設備有效利用率達到75%-80%,高于日本的70%(行業數據),且客戶有不少是歐洲的大牌企業。
現
階段看來,歐普精密科技的智能化模具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對整個模具行業的變革形成了示范效應,可高額的設備成本和長時間的數據化積累過程仍是多數企業
難以做到的。在日常的討論中,多數業內人士認為3D打印可能會成為未來模具制作的最優方式,但必須注意到的是如果3D打印技術真的成熟了,能否實現大規模
的工業生產,實現其商用價值,還需要與工業化的智能模具企業進行成本與效率的對比再做判斷。
總結
照明雖是一個不會衰退的行業, 但并不意味著照明企業就沒有想要轉型的內在壓力。在傳統照明向智能照明轉型的當下,歐普照明的成功轉型對其它企業來說又有哪些值得借鑒點。
組織管理上:利用互聯網實現審批的扁平高效,利用合伙人制度向團隊放權,形成團隊自我驅動力,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產品制造上:緊跟國際最新技術,快速研發完成產品升級換代,并將健康元素植入產品,針對場景的不同做到智能調節;
銷售渠道上:用新模式去迎接新的變化,注重線上電商渠道的搭建與運營,借助互聯網平臺,打造照明行業的“網紅”;
人才培養上:注重文化價值觀的傳承,在價值觀匹配基礎上,內部進行階梯性人才儲備,外部與高校聯合實現高端人才定制培養;
創新孵化上:利用原有優勢,瞄準更大市場,實現經驗的數據標準化,借助先進設備,對傳統行業進行數據化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