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八修業績報告的勤上股份,這次收到了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
2016年三季報預計的2016年全年凈利潤為4700萬元至5400萬元,最終年報中實際凈利潤卻是巨虧4.27億,這是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勤上股份”)上演的業績大變臉。10月11日,勤上股份披露的公告顯示,因為此事,勤上股份收到了廣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勤上股份已有多次業績“變臉”經歷。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該公司公告發現,自2012年開始,勤上股份已經8次進行業績修正,這8份業績修正公告涉及2012年度、2013年度前三季度、2013年年度、2014年年度、2015年半年度、2016年年度。
勤上股份自2011年11月25日在中小企業板上市,也就是說,在其上市之后每年都要對業績進行修正,而這8份公告中,多數業績都要較此前預計的大幅減少。
商譽減值4個億導致業績“變臉”
勤上股份最近的業績修正涉及2016年年報。
2016年10月27日,勤上股份披露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預計2016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4700萬至5400萬元。
2017年2月28日,勤上股份披露業績快報,預計2016年度凈利潤為4787萬元。
不過,一個多月之后的4月14日,勤上股份披露《2016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和《關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勤上股份就將2016年度凈利潤修正為虧損3.96億元。
讓投資者們大跌眼鏡的是,一周之后,勤上股份披露的2016年年報中顯示,經審計的全年凈利潤數據為虧損4.27億元,也就是說相較此前的修正數據,勤上股份實際凈利潤又減少了3000萬元。
勤上股份2016年業績快報修正公告顯示,修正前公司凈利潤為4787萬元,修正后的凈利潤為虧損3.96億元,變動幅度高達-2010%。
“公司于2016年度完成對廣州龍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龍文教育”)的收購,本次收購公司資產負債表中形成商譽20億元。2016年度由于龍文教育經營情況未達預期,為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公司截止2016年12月31日的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公司對上述商譽減值4.2億元。”勤上股份稱,此次業績“變臉”主要原因在于對于龍文教育的商譽減值。
“勤上股份未在規定期限內對2016年度業績預告、業績快報作出修正,且2016年經審計的凈利潤與業績預告及首次業績快報中披露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廣東監管局表示,勤上股份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的有關規定,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對該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廣東監管局還要求該公司應認真吸取教訓,切實加強對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依法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勤上股份也回應稱,將深刻反思并“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前科累累,五年八修業績
而實際上,在此次業績修正之前,勤上股份在2012年至2015年間已經七次發布業績修正公告,已是“前科累累”。
勤上股份2015年6月份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在該公司一季報中,勤上股份曾預計公司半年度凈利潤為6254.08萬至7391.19萬元。
而修正后的凈利潤則是1600.74萬至2737.85萬元,業績大幅縮水。
“進入2015年萊福士經營業績持續下降,截止目前應收賬款、 應付賬款、銀行貸款、應收票據難以平衡,加上日常費用支出,現生產經營已較為困難。”勤上股份表示,此次業績修正是公司對萊福士發出商品和長期股權投資計提了減值準備。
而查看勤上股份2014年的財務報表,也歷經了兩次修正。在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曾預計,201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億至1.25億元。而修正后的凈利潤則變成了2079.87萬至4159.74萬元,同樣是大幅“變臉”。
而在此后發布的業績快報中,公司披露的營收收入為9.2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37萬元。不足兩個月之后,勤上股份就對這份報告進行了修正,修正后的營收總額為9.05億元,而凈利潤則減少至1353萬元。
“因LED照明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2013年大力鋪設全球渠道網絡,導致費用增加。”勤上股份對于2013年三季度業績預告修正原因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此前,勤上股份的主營業務為LED等照明業務,近年來,其陸續收購了龍文教育、小紅帽教育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等多家教育公司。
2017年半年報顯示,勤上股份半導體照明業務營收4.84億元,同比增長8.6%,凈利潤為2813.7萬元,同比下降24.06%;而被收購的龍文教育業務有所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收3.8億元,同比增長15.94%,凈利潤5402.3萬元,同比增長63.36%。
如今,勤上股份正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不過,勤上股份此次重大資產重組能否順利實施還存在未知數,因為就在9月8日,勤上股份以及股東李旭亮就因為涉嫌信披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