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震蕩回調中機構密集調研 四維度篩出7只潛力股)
在1月29日早盤創下3587.03點新高后,滬指便持續震蕩下行,截至昨日,已累計下跌6.99%。在此背景下,各類機構也紛紛開展調研,力求發掘此次回調行情背后的投資機遇。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自1月29日以來,共有136家上市公司獲基金、券商、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等五大機構的調
研。其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超過100家,分別達到135家、119家,中順潔柔、上海鋼聯2家公司緊隨其后,期間累
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為57家。此外,德賽西威(49家)、合力泰(34家)、衛寧健康(34家)、博濟醫藥(29家)、金逸影視(27家)等9家
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也均在20家及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機構在資金量與信息獲取渠道上的優勢決定了對市場的敏感度要高于普通投資者,在市場整體回調的背景下,受到密集調研的上市公司或顯示出機構對其未來行情的積極判斷,可為投資者在“茫茫股海”中篩選價值標的提供一定參考。
隨著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披露節奏的逐漸加快,業績成長性較高的公司成為機構調研的重點,數據顯示,在上述接受調研的公司中,目前有119家公司披露
了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96家,占比逾八成。其中,有38家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翻番,河北宣工(17302.95%)
以超過100倍的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中國長城(1860.78%)、智飛生物(1283.75%)2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有望同比增幅超10倍。
此外,桂林旅游(785%)、誠志股份(671.8%)、亞光科技(565.52%)、龍蟒佰利(500%)等4家公司2017年凈利潤預計增幅均在5倍
及以上。
除亮眼的業績表現以外,低估值帶來的高成長性也吸引了機構的目光。以上業績預喜的機構調研標的中,共有41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各自所屬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后市估值修復機會受到機構普遍看好。
從市場行情來看,上述41只個股中,有38只個股1月29日以來股價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誠志股份、托邦股份、東音股份、科恒股份等25只個股期間累計跌幅均在10%以上。
綜合來看,本輪參與調研機構或從業績預喜、低估值、超跌等三因素篩選出理想潛力標的。結合近期機構評級來看,完美世界、清新環境、國軒高科、裕同科技、
大族激光、杉杉股份、科恒股份等7只個股在近期同時符合業績預喜、低估值、超跌以及近期受到5家及以上機構聯袂推薦等四個條件,后市或具備充足反彈空間,
投資機會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