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大盤指數延續上周強勢,創業板成交量放大,題材概念股活躍,其中芯片概念股漲幅居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下稱“大基金”)所投資的標的表現突出。
芯片題材活躍
昨日,國科微和兆易創新雙雙錄得漲停,整個國產芯片板塊漲幅超過2%。芯片題材股近期持續活躍,Wind芯片國產化指數自2月以來累計上漲近30%,其中,中科曙光、兆易創新、士蘭微等股票今年以來在同業中漲幅居前。不過,板塊中超過七成個股今年以來表現一般。
消息面上,據蘋果公布的全球供應商名單中,半導體封裝龍頭長電科技入選。在人工智能前沿領域,芯片應用也備受關注。日前在上海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展同期論壇上,與會嘉賓坦言,業內還沒有對人工智能芯片的界定達成共識。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主任、微電子所長魏少軍提醒,現在AI(人工智能)芯片發展太熱,殺手級應用還沒出現。目前大部分的AI芯片創業者都會成為“先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集成電路列入發展實體經濟的首位,業界備受鼓舞,2017年半導體增速超過電子制造業整體水平。
工信部統計顯示,去年國內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8%,增速比2016年加快3.8個百分點。其中,生產集成電路1565億塊,比上年增長18.2%。
“大基金”推動
半導體行業資深專家莫大康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企業進步,特別是骨干企業的進步,如芯片設計企業:華為海思半導體、展訊半導體;芯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華虹集團;芯片封裝、測試企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每個類別中兩到三家企業的表現才是關鍵。
集成電路行業骨干企業也正是大基金的投資重點。據統計,自2014年9月該基金成立以來,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已基本投資完畢,累計有效決策超過62個項目,涉及上市公司23家。另外二期正在募集,預計籌資規模將達1500-2000億元左右。
關于大基金二期的投資方向,長江證券研究指出集成電路(IC)仍是重中之重,國內IC制造企業在未來3-5年的資本開支壓力依然巨大;另外,IC設計企業關注度會提升,伴隨著二期大基金的成立,更多中小設計公司有望受益;此外,大基金二期的覆蓋范圍可能會往IC產業鏈下游延伸,下游模組廠商、上游材料廠商都有可能納入投資范圍。
鑒于大基金兼具國家戰略的引導性和市場化運作,所投資標的表現突出,近期漲幅居前的芯片個股多數都能見到大基金的身影。并且在今年,大基金加速布局,通過協議轉讓等方式快速鞏固股權地位。
2月底,國內半導體封裝測試巨頭通富微電公告,大基金通過收購原二股東股份,將持股比例增至21.72%,晉級為二股東。公司表示,本次受讓將進一步加強與通富微電合作與聯系,支持集成電路龍頭企業發展,帶動中國IC制造產業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上升。當天公司股價就漲停,截至當前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11%。
較早前的1月份,大基金還聯合地方創投資金認購景嘉微13億元定增募資,用于高性能圖形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另外,去年大基金協議入股的兆易創新,3月也發布了修訂版的收購方案,擬發行股份斥資17億元收購上海思立微全部股權,發行價89.95元/股。截至3月12日收盤,兆易創新股價漲停收于192.81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