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雷曼股份跨界體育收效甚微 業績低迷高管忙減持)
摘要:5月31日,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雷曼股份300162)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收盤價格自5月25日至今,期間兩次達到深交所規定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標準,將于5月31日起停牌核查。
本報記者 闞世華 劉春燕 北京報道
5月31日,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雷曼股份300162)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收盤價格自5月25日至今,期間兩次達到深交所規定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標準,將于5月31日起停牌核查。2天前,雷曼股份曾發布關于股價異常波動的風險提示。雷曼股份已連續3年凈利潤在2000萬-3100萬元間徘徊,如此業績在行業中顯得“少的可憐”。值得注意的是,利潤增長乏力的雷曼股份在資本市場上卻呈現另一番活躍的景象。
業績乏力玩跨界
雷曼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持續夯實LED產業的同時,輔以發展體育資源運營業務,2017年公司體育業務營業收入為22276571.59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為3.46%,體育業務收入占比較低。公司前期在足球領域進行中長期戰略布局,但體育業務的商業模式和資源整合尚需持續優化探索,相關行業發展機遇有待挖掘開發。反觀公司實際成績,雙主業戰略似乎并非理想。
據雷曼股份官網顯示,公司是中國領先的LED產品服務商及體育資源運營商。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2011年,雷曼股份以高科技LED球場顯示屏產品聯姻中國足球,成為2011-2016年中超足球聯賽官方贊助商和2011-2016年中國足協戰略合作伙伴,此后便開始涉及與中國足球相關的領域。2016年,雷曼股份還將觸角延伸到海外,成為葡萄牙職業足球甲級聯賽官方冠名商,輸送球員和教練至葡甲聯賽培訓,并成為第一家冠名歐洲職業足球聯賽——葡甲聯賽的中國企業。
大力布局足球產業,看似熱鬧的雷曼股份,其業績乏善可陳。2017年公司體育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為3.46%,體育業務如此低比例收入著實很難與公司宣傳的布局熱鬧的場面相提并論。2011年,雷曼股份便開始進入足球相關領域,歷經8年的運營,其體育產業的業績貢獻率依然非常低迷。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多次致電及短信雷曼股份董事長李漫鐵,希望得到解讀,至截發稿其未有任何回應。
據雷曼股份財報顯示,2015-2017年公司凈利潤收入分別為0.2億元、0.31億元、0.2億元。與同行業競爭對手業績相差甚遠。據歐普照明(603515.SH)財報顯示,2017年凈利潤為6.81億元;雷士照明(02222.HK)財報顯示,2015-2017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575.90萬元、17858.30萬元、33160.00萬元。
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LED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LED封裝能力提高較快,相對于 LED外延和芯片產業,國內的LED封裝產業更具競爭力和規模。2014-2016年,我國 LED封裝環節產值由517億元增長至748億元,預計2017年中國LED封裝企業產能將持續增長。雷曼股份同樣涉及LED封裝業務,對于如此龐大的市場,其公司2017年封裝器件產品收入僅為3450萬元。
8年前,雷曼股份突然出現在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下稱:中超)的賽場,并與中超簽訂5年的合作協議。公司通過提供LED顯示屏設備的方式置換每場比賽12分鐘的廣告展示時間,2012年這部分的廣告時間是全部用于公司自身的品牌推廣。2013-2014年,雷曼股份作為中超聯賽的官方合作伙伴保留2分鐘用于自身的品牌推廣,剩余的10分鐘對外銷售,并且由中超提供維修與技術支持等費用。
這段時間,或許是雷曼股份最為得意之時。嘗到體育甜頭的雷曼股份,隨后決定進入體育產業。雷曼股份續約中超的美夢并未實現,2017年中國平安(601318)宣布,將以五年十億元投入冠名中超聯賽。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多年前國內的LED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產能一度過剩,行業競爭尤為慘烈。期間,雷曼股份通過與中超合作實現收益快速增長,并開始實施“雙主業戰略”。但公司與中超的合同只簽訂到2016年,后續未能成功續約,對雷曼股份高舉體育產業大旗的夢想帶來較大的沖擊。
違規+減持
多年來,利潤增長乏力的雷曼股份在資本市場的減持交易卻極為活躍。
據統計,雷曼股份董秘羅竝,于2016年6月24日減持3萬股,套現65.49萬元;于2017年9月4日,減持8.83萬股,套現92.74萬元。2016年至2017年9月,共減持4次,套現265.51萬元;2013-2015年,共減持13次。一位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前公司一直標榜與中超合作多年,續約有較大的優勢,在此階段公司董秘卻接連減持公司股票,雷曼股份最終并未與中超實現續約。
除董秘外,李漫鐵同樣成為公司減持大戶。據統計,2016年,李漫鐵以個人名義減持1次,通過烏魯木齊杰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減持2次,共套現41554.99萬元;2015年,李漫鐵套現3次,套現1800萬元。
近年,雷曼股份高管持續減持公司股票,違規踩雷似乎也成為常態。2018年2月,雷曼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簡稱:深圳證監局)下發的《深圳證監局關于對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公告顯示,深圳證監局于2017 年 9 月 14 日至 10 月 17 日對雷曼股份進行現場檢查,發現雷曼股份存在部分會計核算不規范,導致 2016 年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出現重大修正,及部分應付賬款沖銷處理依據不充分的問題。雷曼股份存在編制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時投資收益確認、商譽、部分壞賬準備計提不規范的問題。
同時,雷曼股份在已存在相關訴訟判決生效及交易對手方經營惡化的情況下,仍對相關應收款項按照信用風險組合賬齡計提壞賬準備,直到披露業績快報修正公告時才對相關應收款項全額計提壞賬準備。檢查發現,雷曼股份子公司深圳市拓享科技有限公司在對應付款項進行清理的過程中,將以前年度與部分供應商之間的應付賬款差異直接沖減當期主營業務成本,其中 68 萬元的應付賬款在未取得對方確認的情況下單方面沖減,沖銷依據不充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十八條的相關規定。
這并非雷曼股份首次違規,2014年8月20日,雷曼股份曾因“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減持達到5%后,在未按規定履行報告及披露義務情形下,違規繼續減持”遭深交所出具監管函的監管措施。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大力布局體育產業卻收效甚微,雷曼的跨界之路并不理想。雷曼股份利潤增長緩慢,公司高管卻持續減持股票,這對于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會有一定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