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植投資、勤上股份受罰 內幕交易反被套3億)
活動預告:2018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將于8月26日在北京舉行,屆時,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在內的經濟學大咖將共議中國及世界經濟問題。快來免費報名,與他們面對面。
[摘要] 根據證監會2018年7月31日處罰書,對李軒給予警告,處以30萬元罰款,責令中植投資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并處以60萬元罰款。
時代周報記者 吳平 發自廣州
近日,證監會公布了對中植投資和勤上股份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掀開了兩家互相配合,借用收購的內幕消息,進行股票內幕交易的細節。不過,兩個隊友在這筆內幕交易中非但沒有賺錢,反而嚴重虧損,目前又面臨證監會的處罰。
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勤上股份”)自上市以來,不斷卷入各種丑聞;中植系則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派系,屢次遭受到證監會處罰。
“而證監會披露具體操作的內情,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啟示是,歪門邪道越來越走不通了,還是要回歸投資本源。”深圳一家公募基金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收購內幕
根據證監會的披露,2016年8月11日,中植投資的人帶著凹凸教育董事長考察A股上市公司勤上股份,當時勤上股份正謀求轉型教育行業。
沒過多久,事情基本確定,初步計劃勤上光電整體收購凹凸教育。三方成立了收購工作組,并且密切接觸。
在這筆收購中,各方扮演的角色分別為:勤上股份是收購方,凹凸教育是被收購方,中植投資為中介和財務顧問。
2017年1月19日,勤上股份與凹凸教育簽署增資/收購備忘錄,確定凹凸教育投前的估值為2.6億元。首次增資或收購后,勤上股份持有凹凸教育股權占比不低于10%,之后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現金支付的方式,全面收購凹凸教育剩余股權,完成整體收購。
另外,在2016年8月凹凸教育董事長到勤上股份考察時,凹凸教育董事長還介紹了與其有合作關系的思齊教育。勤上股份表示對思齊教育也感興趣,于是,凹凸教育董事長就給勤上股份和思齊教育牽線搭橋。
2016年10月9日,勤上股份收購思齊教育的事情基本談妥,在各方與中植投資的聯絡中,都確認了收購意向。
2017年1月19日,勤上股份與思齊教育簽署增資/收購備忘錄,約定思齊教育投前估值為6億元,首次現金增資或收購后勤上股份持有思齊教育的股權比例不低于10%,之后,勤上股份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思齊教育剩余全部股權,實現整體收購。
另外,除了通過中植投資介紹尋找項目,勤上股份還發掘了其他投資標的,并進行了投資。
2016年9月30日,勤上股份與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就收購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簽署了收購投資意向書。雙方就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的初步估值、交易方式、業績承諾、業績補償、有效期等達成了初步意向。
至此,勤上股份實際上形成了3個收購意向,分別為凹凸教育、思齊教育和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根據證監會的認定,前兩筆的內幕信息不晚于2016年9月23日形成,2017年1月21日公開。
而第三筆交易,按照《證券法》,這屬于上市公司的重大事件,勤上股份必須立即于2016年9月前后進行報告和公告,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的義務。但勤上股份并沒有披露,而是拖延到了2017年3月,才披露擬收購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當年4月22日才披露稱此前簽訂了收購投資意向書。
但恰是在2016年9月底到2017年1月這個時段,在內幕信息要披露之前,中植投資買入了勤上股份的股票,形成了內幕交易。
隊友灰頭土臉
根據證監會披露,中植投資甚至直接在中植投資的交易室內進行下單,使用中植投資工作人員代為開立的股票賬戶進行交易,由中植投資董事長李軒下達交易指令。
買入的時間是2016年10月25日–12月12日,買入標的為勤上股份的股票,總計3126萬股,涉及金額總計3.37億元左右。
但不幸的是,這筆內幕交易非但沒能讓相關方賺錢,反而把隊友們死死套牢。
2016年10–12月期間,勤上股份股價維持在10–11元,但隨后,勤上股份股價開始斷崖式下跌,從2017年初的10元附近跌到2017年底的5元左右。讓人絕望的是,此后公司股價持續萎靡,再也沒能恢復。到2018年7月前后,跌到最低2.7元左右。
也就是說,中植投資內幕交易的3億元資金,只剩下1億元左右了。根據證監會7月31日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截至證監會調查此案時,中植投資“尚未賣出前述股票”。
股價跌跌不休,所有股東都灰頭土臉。在中植投資利用內幕信息買入勤上股份股票的2016年10月到12月期間,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旭亮把手里所有股票都做了質押融資。
2016年12月,勤上股份發布公稱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旭亮累計質押公司股份8818萬股,這意味著他已經把手里所有的股票都質押出去了,占公司總股本的5.81%。
前世勤上光電
勤上股份2011年底上市。上市之初,有證券公司分析師發報告唱多,鼓吹“俱往矣,數LED風流,還看勤上”。在2017年2月之前,勤上股份的證券簡稱還是“勤上光電”。
勤上光電成立于1993年,主攻燈飾領域,到1998年,其營業總收入達到3000萬美元左右,董事長李旭亮被譽為“圣誕燈飾大亨”。2004年開始轉型研發生產LED燈具,2007年獲得技術突破。2011年上市前后,勤上光電的LED產品應用于深圳高速公路路燈及隧道燈,此外,還應用于國家大劇院LED顯示屏項目。
2009年前后,科技部曾推出“十城萬盞”計劃,推廣LED照明,涵蓋北京、上海、深圳等21個城市,廣東省內的試點城市為深圳和東莞。據公開資料,2008年到2010年,勤上光電的戶外照明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0%,室內照明業務則超過300%。
但很快,勤上光電董事長李旭亮涉嫌行賄原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的事情敗露出來。
根據2017年的檢察機關起訴書,當時,時任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的李興華,利用自己廳長身份,在多個場合公開點名勤上光電,以示肯定,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另外,在討論科技項目資金投向時,他主持并主導會議方向,方便勤上光電獲得扶持資金。
為了感謝李興華,勤上光電董事長李旭亮,自己墊付了105萬元,給廳長買了35萬股勤上光電的原始股,并稱廳長可以等公司IPO上市股票變現后再支付墊款。根據公訴機關折算,35萬股勤上光電原始股價值為840萬元。
2013年7月,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接受組織審查,2014年1月,李興華被開除黨籍。
2014年6月,在沒有內部權力斗爭、業績大幅度波動等征兆的前提下,勤上光電發布公告,宣布董事長李旭亮和另外三名高管辭職。
一年后,李旭亮的妻子溫琦也辭去了勤上光電副董事長的職務,并且不在公司繼續擔任任何職務。
雖然李旭亮離開之后由陳永洪接任董事長,但勤上光電最大股東依然是東莞勤上集團,實際控制人依然是李旭亮夫婦。
2015年,恰逢LED市場不景氣,價格下降,產業產值首次出現衰退。勤上光電開始謀求轉型,鉆進越來越火熱的教育行業,力求分食。
2016年1月,公司發布收購預案,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形式,收購廣州龍文教育。不到半年,公司的收購方案就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而當時的背景是金融行業監管趨于嚴格,跨界轉型審查更加嚴格。
龍文教育主要提供中小學教育1對1輔導服務,從廣州起家并把連鎖網點擴展到20多個城市。但這筆收購不到一年,2017年4月,公司就發布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稱由于廣州龍文教育2016年度經營情況沒有達到預期,不得不進行商譽減值。
收購廣州龍文教育,勤上股份還形成了20億元的商譽,此次計提的減值準備為4.2億元。
另一方面,中植投資董事長李軒,在牽扯進勤上股份內幕交易案后,由于遭到證監會處罰,辭去了在另一家上市公司美爾雅的所有職務。
根據證監會2018年7月31日處罰書,對李軒給予警告,處以30萬元罰款,責令中植投資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并處以60萬元罰款。
另外,證監會對勤上股份實際控制人李旭亮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勤上股份責令整改,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
禍不單行的是, 8月1日,勤上股份十大股東之一的楊勇持有的股票,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楊勇是廣州龍文教育的主要業績承諾人,楊勇股票被司法凍結的原因是與第三方之間發生權益糾紛,其所持有未被凍結的公司股票,“未來存在被全部凍結的風險”。
楊勇持有勤上股份820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