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計提商譽減值15億預虧33億 飛樂音響有“戴帽”風險)
1月30日晚,飛樂音響(600651,SH)發布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虧損33.26億元左右,上年同期凈利潤為0.55億元,降幅達6147%。
與此同時,飛樂音響稱,不排除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出現負數的可能,公司股票可能在2018年年報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1月31日開盤后,飛樂音響股價應聲跌停,股價報2.85元/股。
計提商譽減值15.2億
對于業績預虧的原因,飛樂音響解釋稱,公司受PPP業務政策變動、照明行業產品升級等因素影響,2018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降,由于營業規模下降毛利額同步大幅減少,預計較上年同期減少毛利約6.2億元。此外,飛樂音響2018年投資收益相比上年同期亦大幅減少。
近日,商譽減值“浩蕩“來襲,A股市場雷聲不斷。飛樂音響前幾年通過并購轉型為一家整體照明解決方案供應商,如今也不得不面對并購“后遺癥”。
根據此次公告,飛樂音響預計對旗下兩家公司全額計提商譽減值合計15.2億元。其中,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受PPP業務相關政策和傳統業務市場規模縮減影響,2018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喜萬年集團由于產品價格下降、LED替換傳統產品并未帶來收入的增長等原因,銷售業績未達到管理層的預期,2018年經營業績較上年度大幅下降。
此外,飛樂音響稱由于政策變化、資金落實等原因,公司原已承接的部分工程項目出現較長時間停工、未驗收、未審價等情況,資金回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測試,項目涉及的存貨、應收款項等需要大額計提減值,預計2018年當年計提減值較上年同期增加約7.2億元。
凈利潤或“三連降”
1月30日晚間,飛樂音響表示,經公司財務部門測算,2018年度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預計約為0.4億元(未經審計),由于商譽減值評估、其他資產減值測試仍在持續進行中,且目前公司下屬子公司還面臨部分訴訟,后續影響程度難以估計,不排除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出現負值的可能。
若飛樂音響2018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出現負值,公司股票將在2018年年報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飛樂音響2018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一方面,因上市公司存在重大會計差錯,導致2017年半年報及三季報披露不真實、不準確,并導致2017年度內控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再加上2017年年度業績預告不及時,上市公司有關責任人遭到上交所紀律處分。值得一提的是,飛樂音響目前面臨營收與凈利潤雙降局面,而且自2016年以來其凈利潤已連續兩年同比下滑。內外部環境變化下,主要子公司面臨收入增長乏力、成本費用居高不下、業績下滑的經營困境,飛樂音響的壓力不言而喻。
2018年三季報顯示,飛樂音響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3.67億元,同比減少44.58%;凈利潤虧損8.28億元,同比下降587.81%。
LEDinside整理的40余家LED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照明市場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約91%的企業盈利,其中約55%的企業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約48%的企業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凈利潤增幅超一倍的有三家企業,增長幅度最高為218.67%;而凈利潤下降幅度逾100%的有四家,飛樂音響降幅最大。
近年來,為了拓展國際市場,飛樂音響耗資超過10億元,實現了對國際照明巨頭喜萬年集團100%的控股,不過喜萬年集團并未給公司帶來預期的實際利潤。
未來飛樂音響將如何進一步整合業務、提升業績?又將如何規避凈資產出現負值的風險?1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飛樂音響董秘辦,但截至發稿電話未能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