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月份兩融余額增長逾225億元 融資客斥資逾200億元加倉計算機等五行業 )
9月份,滬深兩市股指呈現震蕩反彈的態勢,兩融市場轉暖跡象明顯。十一假期后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股指震蕩走高,滬指上漲0.29%,報收2913.57點。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經過前期的結構性調整后,市場情緒逐步趨于理性。進入四季度,在美國降息周期確立條件下,預計進一步推動全球央行寬松潮,A股市場有望迎來盈利端、資金面和風險偏好等方面改善。短期市場可以考慮在風險偏好降溫后進一步回歸基本面,結構性行情仍在,“紅十月”可期。10月份是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時間窗口,隨著三季報披露在即,建議關注“消費+科技龍頭”,業績確定性強的相關龍頭股依然是市場熱點,近期受到融資客青睞的三季報業績超預期的標的有望迎來修復機會。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9月30日,兩融余額達9489.14億元,較8月末增長225.67億元。
進一步統計發現,截至9月30日,9月份滬深兩市的879只兩融標的股實現融資凈買入,其中,累計融資凈買入額超1億元的個股達到144只,合計融資凈買入額達308.45億元。中國平安(8.42億元)、中國長城(7.46億元)、東方通(6.67億元)、寧德時代(6.37億元)、牧原股份(6.28億元)、聞泰科技(6.10億元)、協鑫集成(5.14億元)和中科曙光(5.10億元)等8只個股當月累計融資凈買入額居前,均達到5億元以上;包括海通證券(4.96億元)、兆易創新(4.94億元)、沃森生物(4.50億元)、三安光電(4.49億元)、碩貝德(4.43億元)和海聯金匯(4.18億元)等在內的45只個股當月累計融資凈買入額也均逾2億元。
在融資客的追捧下,上述個股在近期市場表現良好。統計顯示,上述融資凈買入超1億元的144只標的股中,9月份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99只,占比近七成。其中,東方通(71.19%)、聞泰科技(54.65%)、碩貝德(43.70%)、海聯金匯(42.90%)、智光電氣(41.05%)、大智慧(40.06%)、酒鬼酒(36.76%)、掌趣科技(36.60%)、眾應互聯(35.78%)、創力集團(34.08%)和三安光電(30.13%)等個股表現相對突出,當月累計漲幅均超過30%。
良好的業績表現成為融資客進場布局的重要動力。統計顯示,截至10月8日收盤,上述144家公司中,已有20家公司發布三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共有12家,占比六成。具體來看,億緯鋰能(151.21%)、新國都(149.70%)、東方通(149.26%)和華昌化工(112.87%)等4家公司均預計2019年三季報業績同比翻番;明陽智能、中航沈飛、東山精密、京新藥業、凱萊英、游族網絡等6家公司2019年三季報業績也均有望繼續增長;聞泰科技、中興通訊2家公司2019年三季報業績則有望扭虧為盈。
行業特征方面,9月份,20個申萬一級行業期間實現融資凈買入,其中,計算機、電子、非銀金融、醫藥生物、通信等五大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居前,均超20億元,分別為:65.09億元、54.16億元、36.43億元、31.36億元和21.58億元,合計融資凈買入額為208.63億元。此外,傳媒(19.20億元)、電氣設備(18.13億元)、化工(12.28億元)、食品飲料(12.15億元)和國防軍工(10.87億元)等行業當月融資凈買入額也均達到10億元以上。
對于后市投資策略,中原證券表示,縱觀9月份,全球央行頻頻釋放流動性利好,有利于估值驅動行情,“中小創”表現明顯好于上證50指數,市場風格正如期向科技股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