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臺灣省臺南市東區裕信路237號
業主:臺南市立圖書館
建筑與室內設計:MAYU architects+
主設計師:張瑪龍,陳玉霖
參與人員:歐陽坤德+許進得(SD+DD),吳東龍+張朝宗(CD)
結構顧問:天珩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電氣顧問:華邦電機技師事務所
景園顧問:德司丹圣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營造廠:開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基地面積:2,965平方米
建筑面積:1,243平方米
總樓地板面積:3,144平方米
樓層高度:19.6米
主要建材:清水混凝土、木紋烤漆鋁擠型格柵、細鑿面682花崗石(繡石)、燒后水沖面603花崗石、復合式木地板、窯燒花崗石、雙強化淺灰微反射膠合玻璃、塑木
竣工時間:2012年05月
張瑪龍
陳玉霖[NT:PAGE]
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是一處有關文獻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務的閱讀場域,是傳播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散地。然而,在當今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下,影音數字媒體及網絡資源已成為圖書館館藏不可或缺的形式?;诖?,書面閱讀、媒體觀看、熒屏凝視等視覺行為與感知活動在新媒體時代越來越被推崇,成為人們攫取精神食糧的主要渠道。為使人們能輕易捕捉到館藏新時代的萌動,在裕文圖書館的建筑和室內設計中,“凝視與觀看”這兩種概念被設計師引為設計動向。
裕文圖書館位于臺灣省臺南市東區虎尾寮重劃區,是臺南市立圖書館之分館系統,高19.6米,共4層,總投資約122,000,000新臺幣,計劃藏書11萬冊,主要服務于臺南市東區及仁德區市民。
公共性圖書館定位
由于基地四周臨接高度公共性的都市機能,設計師在下層特設清水混凝土基座,并在重要的街角和朝向開設天窗,滿足白天室內自然采光的同時,亦使內部環境與外部行人有著最直接的視感交流,傳達了建筑本身公共性的訴求。
上方2、3、4層為閱覽區,為表達圖書館的傳統象征意義,設計師在清水混凝土的基座上嵌入一個藏書的木盒,木盒外在以木格柵披覆,盒內則蘊藏豐富的人文知識。木盒本身為書的隱喻,形態鮮明且兼具圖像性,四個內凹的曲面構成透視視覺上的動態;另一方面,木格柵與玻璃的組合允許日光以漫射的方式進入室內,使得室內照度均勻,讀者觀感始終維持在一個舒適的水準,此外,木格柵外有蔥翠的喬木為背景,讓讀者在緩解眼部疲勞的同時及時回歸愜意的閱讀行為。
光質感
以建筑形態具象建筑性質的同時,設計師在室內建筑材質與光的互動上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逐一覽之,設計師對自然光源與人工光源的處理并沒有采取過多討巧的手法,然而,以最樸實的形式體現項目定位,不玩花哨的照明概念,卻使得整個內部光環境更具“閱讀場域”的意味。
入口處有一小孩背著小熊書包背對訪客站在一摞書上的藝術裝置,幾盞與小孩大致平齊的投光燈向上投射,體現建筑材質和內部結構的高聳,也讓小孩的凝視與觀看有了明晰的方向,那寓意恰如書脊處印刻的向陽先生《我有一個夢》的詩作一般,傳達了錯綜復雜的社會中一個童真的企盼。
整個室內空間一如建筑表體,由木地板與清水混凝土主導,寓意言簡意賅,充滿日式風情。無論是隔斷墻上的方形窗,還是天花頂的通風口,功能性與裝飾性并置的處理隨處可見。
以書作為請柬的建筑,以嚴謹為求學態度的室內空間,在喧囂的塵世中為人們的精神世界打開了一扇求知的天窗,你是否也有了“閱讀”的沖動呢?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