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主辦方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承辦方南網能源光亞照明研究院,特邀各界資深專家于6月10日舉辦 “光健康跨界創新專家研討會”,6月11日舉辦 “健康照明峰會”。會議旨在通過集聚不同領域科學家、專家的知識智慧,形成集體智慧,指導光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光健康產業體系,融入大健康和“健康中國”發展戰略。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周佳瑋教授報告的主題是《光和視覺健康:現狀與挑戰》
以下為周佳瑋教授的演講概要:
一、視覺健康的新概念
先來講一下視覺健康。剛才主持人講到光很重要,很多東西是通過光進入我們的視覺系統,我們的學習、發育都與這有關系,如果光不好,發育都不好,生下來視覺系統沒有完全發育好,如果視覺神經發育不好即弱視,如果視覺光線系統發育不好即近視,因此這都是很重要的一環。視覺信息進入到人眼之后,會經過視網膜、感觀細胞集中處理,處理之后,會送到很多系統加工,最后到我們的直覺。因此在這過程中,現在的科研發現很多都受到光的影響,因此光和整個視覺通路都有關系。
我們除了知道的光學通路,還有非視覺通路,關于節律的發現,我們有一個感光細胞可以去感受藍光,可以去調解褪黑素的分泌,這在我們對人的這種生活作息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塊。我們知道光有視覺通路和非視覺通路,視覺通路影響我們的感知、學習、工作效率,還影響了我們的發育,非視覺通路影響到節律,對教育有沒有影響,現在還是未知的問題,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什么是視覺健康?這是眼視光某種意義上提出一種想法,為什么一定要把眼科和視光學結合起來?傳統眼科學怎么樣把眼睛做完手術去掉炎癥,但是不夠,我們需要是清晰、舒適、持久的視覺體驗,而該體驗需要和視光學結合起來,評估人的視覺、視光的功能,當然也要與光分不開。因此這是我們現在到了追求這個階段的程度,因為以前追求的是是否吃得飽,現在是是否吃得好,對于光,我們以前是眼睛能否看得到,不要瞎了就好,現在是能不能看得更好。
二、視覺健康評估體系
如果說我們評價這種視覺健康或者怎么樣,這是視覺輸入,從眼到腦的通入,和幾點比較相關,生理學、心理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在生理學上,會有一些和眼睛功能相關,比如說和視光相關的功能,調解參數、波動等,這是眼光功能和視光功能。還有心理物理學,即對比敏感度、立體視銳度、眼動模式、信息處理,這是知覺上的一些功能。還有一些是分子生物學,比如說褪黑素,即和非視覺通路相關,這是整個視覺評估體系應該囊括的東西,這是這幾年做的很標準測量的體系和程序。
這里面大概稍微放幾個講一下,快速測量方法,這是侯方研究員他們做的,因為很多時候臨床測量的時候是病人的功能是否好,還是我剛剛說到的,是否盲,因此測的都差得比較大,快速診斷你沒有這個病。但是現在是視覺健康,光或者顯示之類的對功能的影響,這種影響沒有達到疾病程度,不會那么多,但是不舒服,怎么樣又快又準把很微小的變化測出來,這是侯方研究員一直用貝葉斯理論、信息論去開發快速的測量方法,把傳統的測量需要很長期才能完全的精確測量模式,這種模式用Quick CSF一種方式測量大大縮短測量的時間。
三、當前的挑戰與展望
但是剛剛前面介紹了很多工作,對視網膜變化也好,對小鼠比如說多巴胺的釋放,近視遠視的影響,都是對動物來做,現在很大的問題是對人體導致什么樣的影響,現在沒有這么多的直接數據,對小孩子而言,這并不能拿小孩的去測,這不合理,我們可以從成年人的數據做一些論點,在光環境或者一個設備使用之后,列的這些單數細微的變化,可以提示我們哪些是好的,哪些不好。另一方面,我們說需要建立這樣的評估體系,給成年人用,然后倒推給小孩。還有一點,我們同時在做一件事情,即在眼谷,有些健康照明企業入駐之后,他們在溫州市的學校去改造教室,我們有這樣的數據,同時溫醫大去主導各個地區的知識普查工作,每個小孩的近視的數據、視力、眼球、視光度可以跟蹤每年做四次普查,每個小孩的檔案我們都有,結合教室光參數,把數據做多之后,可以做回顧性的調查告訴我們答案,比如說這個教室與那個教室的光不一樣,這個學校光與那個學校光的差異,哪些參數不一樣,這些參數對小孩子近視增長有沒有影響或者有什么關系,這些可以給我們一些答案,工作也正在做。
“2019健康照明峰會”嘉賓演講報道:
- 宋武琦:《LED光源的醫學應用及其非視覺途徑作用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