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工藝燈飾配件欠缺競爭力
摘要: 隨著節能、環保、安全等口號的提出,古鎮的燈飾市場也隨之出現各種既節能又環保的竹藤、木藝等燈飾廠家。
隨著節能、環保、安全等口號的提出,古鎮的燈飾市場也隨之出現各種既節能又環保的竹藤、木藝等燈飾廠家。但經過對幾家工藝燈罩廠的深入調查,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工藝水平低,太容易做。所以,一旦有新款式出現,不到半個月,大家都在做。
據海洲一家鋁線燈廠家的負責人介紹,半年之前做鋁線燈的廠不到5家,主要技術在燈罩上,只要用心學,一個普通裝配工一個星期就可以“藝成出師”。一些廠家就鉆這個空子,派一兩個員工到他們廠去試工,三五天后回來時已成師傅。因為這種燈罩的結構太簡單,只要掌握它的方法,三天內就能獨立操作,老一點的員工一看別人的新款式,第二天就能做出來,所以競爭力比較差。
據了解,目前在古鎮出現的藤藝燈罩廠大部分是廣西人開的。因為這種燈罩的原材料主要來自廣西博白和欽州市。廣西很多地方的家庭用具(如竹帽、藤椅、藤床等)用這種材料很普遍,所以隨便在一個地方都能找到一批工藝編織師傅;即使生手最多一個月也能“入行”。據有關人士介紹,現在市場出現的竹藤燈罩工藝不是很好,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做工不夠精細、容易染上細菌、上顏色不太均勻等;而且款式不多,不成系列。因此,要想做好工藝燈飾配件,不能簡單的模仿,應該提高技術含量,在工藝上下功夫。(編輯:FJ)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