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摘要: 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目前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三是后發優勢。
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在面臨著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挑戰過程中,其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用高新技術提高其專業化程度。江西作為欠發達地區,要充分發揮其后發優勢,在技術方面可以跨越一些發展階段,以現代化的裝備嫁接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促進傳統產業的優化和升級,盡快縮小并趕上發達地區的先進水平。針對目前江西傳統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高新技術良好的發展態勢,江西省科技廳以及統計局等有關專家對江西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出了如下建議:
第一,深化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大中型企業都要建立技術中心或研究開發中心,抓住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核心技術,在關鍵技術和前瞻性技術方面,集中力量開展應用研究和創新研究,推進產業發展。中小企業也要建立自己的技術依托,尤其是要通過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聯合合作,加強對先進適用技術的吸收和運用。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體制改革,著重構建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進行研究開發的機制,積極探索科研院所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的路子。
第二,緊緊抓住技術裝備更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等關鍵環節,盡快改變傳統工業以中低檔加工為主的現狀,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進程。
用軟件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從整體上促進江西產業向質量型、效益型方向發展。用電子信息技術提升裝備工業,以數控機床、重要基礎件為重點,增強重大裝備的開發能力,推進機電一體化。通過開發和應用新工藝、新流程,可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重化工業的集約生產,提高資源使用率和技術水平。同時,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應用于企業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各個環節,全程實現產品設計數字化、企業生產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從而整體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進程。
第三,堅持政府扶持,不斷推進技術創新。通過規范和明確政府部門在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市場導向和服務方面的職能,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推廣和應用,淘汰落后技術和工藝,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在資金上,通過貼息、補助等方式扶持企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進行技術創新。在機制上,逐步建立市場主導機制、企業科技開發投入機制、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政策機制等,加強組織、扶植和協調,制定一整套技術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
第四,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步伐,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國內外高科技人才和企業家來江西創業,帶動一方產業;培育高素質人才,加強與大專院校的合作,對科研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留住現有人才,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增強技術人員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強化技術培訓,提高技工的業務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技工隊伍。(編輯:FJ)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