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裝夜景燈全用冷光源(圖)
摘要: 近日記者看到,雍和宮最后一間大殿——萬福閣外搭起了腳手架,為安裝、調整大殿外部夜景照明工程做準備。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了解到本次工程的具體情況和雍和宮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近日記者看到,雍和宮最后一間大殿——萬福閣外搭起了腳手架,為安裝、調整大殿外部夜景照明工程做準備。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了解到本次工程的具體情況和雍和宮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雍和宮奧運大修
北京最大喇嘛廟 享譽世界香火旺
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喇嘛廟,享譽世界,這里每天香火極其旺盛,走在院外都可以聞到院中飄出的一陣陣香火味道。走進雍和宮,記者看到這里游人如織,其中大部分是外國游客,各個殿堂門口香煙繚繞,人們虔誠地頂禮膜拜。微風吹得殿堂四角懸掛的鈴鐺叮當作響,更給這座莊嚴雄偉的院落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氣息。
最后一座大殿萬福閣是雍和宮最為宏偉的建筑,全木結構,高23米,飛檐三重。左右有配閣,并以飛廊相連,宛若瑤臺瓊閣。供奉于閣內的木雕彌勒大佛,其中心是由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以上高18米,地下埋有8米,巍然矗立在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其頭部直頂最上層閣樓的藻井。當年給佛像做一件大袍就用去黃緞1100米,萬福閣也由此得名“大佛樓”。
萬福閣裝夜景燈 照明全用冷光源
現在雖然在大殿外面搭起了密密麻麻的腳手架,殿堂兩側還有工人在挖溝,不過這些并不影響游人參觀。雍和宮文保處負責人宋文濤介紹,目前搭起腳手架是為了按照市政府要求在萬福閣大殿外面安裝夜景照明用的燈光,所用光源全部采取冷光源,不會對文物古建造成任何損害。這是市政府形象工程的一項內容,調試完成后,會根據市政府要求在節假日開放燈光,為北京的夜景增添亮麗的一筆。
萬福閣頂除雜草 奧運會前現輝煌
本次工程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拔除萬福閣屋頂的雜草。宋文濤告訴記者,上次修繕萬福閣還是上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風雨侵蝕,屋頂長了不少雜草,有些生命力頑強的甚至長成了小樹,再不拔除,植物的根須深入瓦面,就會造成屋頂漏雨,危及殿內文物。隨著雨季的到來,這項工作尤為緊迫。
記者了解到,雍和宮古建筑的修繕周期為20年,現在據上次雍和宮大規模修繕已近20年,現在院中不少建筑油飾彩畫已經退色嚴重。宋文濤介紹,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將會對院中所有建筑重新油飾,恢復金碧輝煌的盛景。
本次之所以在萬福閣首先開始修整,調整夜景照明工程,不僅因為它是雍和宮內最高的建筑,更因為它在雍和宮內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萬福閣殿內的彌勒大佛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木雕佛像,1990年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因此民間有著“先建大佛,后有雍和宮”的說法。
歷史學者黃春和介紹,雍和宮的彌勒大佛的來歷流傳著一段清乾隆皇帝與西藏七世達賴喇嘛友好的佳話。據清理藩院檔案記載,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世達賴因得乾隆派兵平定了西藏境內的一場叛亂,對乾隆十分感激。當時他得知乾隆欲為其家廟雍和宮建高閣,供大佛做寺后的壓軸,遂在西藏內外廣泛搜羅佛像,以求報答皇恩。(編輯:ZQY)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