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今后規劃的沿江沿海建筑須同步規劃LED夜景
摘要: 從去年開始,LED逐漸走入市民生活,流光溢彩的中山路、霓虹閃爍的禾祥西令市民和游客流連忘返。
廈門市領導在2006年中國照明學會青年學術論壇上表示,希望更多的LED廠家、設計部門來廈門
半導體照明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闊
從去年開始,LED逐漸走入市民生活,流光溢彩的中山路、霓虹閃爍的禾祥西令市民和游客流連忘返。那么,LED照明產業的未來有多“亮”?昨日,由中國照明學會和廈門市科技局共同主辦的“2006年中國照明學會青年學術論壇——半導體(LED)照明設計與應用”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來自美國、香港、臺灣等地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各抒己見,紛紛表示LED產業將是未來世界照明領域的關注焦點,廈門作為全國首批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將大有作為。
我市擬設立LED產品專業市場
副市長葉重耕在發言中表示,這幾年我市在整體發光材料的發展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夜景工程的應用上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更重要的是,在產業的發展上,政府正在作中期規劃,希望能引進更多的廠家、設計部門進入廈門。
葉重耕說,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完善服務和發展條件,把LED產業作為廈門新的支柱產業加以培育。廈門的光電業目前已經有了不少的生產企業,但專門的研究還比較欠缺,因此目前政府正在積極爭取中科院在廈門設立產業技術研究院,以推動LED設計、應用與研究,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同時,廈門還準備建設有一定規模的LED產品檢測中心及產品專業市場,多管齊下,為LED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多吸引臺灣光電人才來廈研發
這幾年,兩岸光電產業的交流日益頻繁。“只要看看臺灣到廈門投資設廠的都是哪些企業就能夠說明問題了。”已經是第五次來廈的臺灣清華大學光電所所長劉容生告訴記者,自己這回來廈門,聽說臺灣最大、世界第三大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制造商——臺灣友達光電公司也已經落戶廈門,感到非常高興,兩岸的光電產業研究人員正在攜手合作,學術上科研人員的交流也越來越多,相信未來光電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快。
劉容生說,臺灣光電產業是世界第三,在上游晶片制作等方面占有優勢;而廈門與臺灣距離很近,廈門又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環境,應該創造更好的研發條件,多吸引臺灣光電研發人員在此從事研發工作,以此帶動產業的良性發展。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