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電器工業“十一五”規劃綱要(四)
摘要: 認真貫徹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照明電器行業要為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緊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加速調整產品結構,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同時為國際市場提供優質產品。
三、行業規劃的基本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認真貫徹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照明電器行業要為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緊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加速調整產品結構,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同時為國際市場提供優質產品。
(二)規劃年限和預期目標
本規劃“十一五”,即2006年至2010年,同時提出至2020年的輪廓設想。
長遠目標:將我國由目前照明電器生產大國逐步發展成為照明電器產品生產強國。“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為:
發展規模和增長速度:年平均增長率10%;2010年全行業銷售額2000億元(以2005年1300億元計算)
出口創匯:全行業出口創匯平均增長8%;2010年出口創匯總額100億美元(以2005年出口創匯70億美元計算)
國際標準的采標串達70%產品抽樣合格率80%以上(三)行業調整和發展方向1.產品結構積極發展節能產品,熒光燈與普通白熾燈的比例從2004年的1:1.8上升到2010年的1:1.2。努力開發新產品,力爭在陶瓷金鹵燈和汽車金鹵燈方面有所突破,同時提高高壓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的產品質量,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開發LED照明應用產品。
在燈具設計和生產上,要更加重視產品的照明效果,積極開發各類功能性燈具,提高燈具的效率,以滿足不同場合的照明需求。
2.企業組織結構及規模
基本完成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培育l0家以上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或企業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上規模、上水平。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打造自主品牌,鼓勵企業之間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增強實力。
3.技術結構
電光源領域主要是提高裝備水平。“十一五”期間重點解決緊湊型熒光燈生產線、T8熒光燈生產線、改造普通白熾燈生產線、改造高壓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生產設備;燈具方面則是從仿制向自行設計轉變,推廣燈具CAD和照明工程CAD。鼓勵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建立自己的實驗室。
4.區域結構
行業的生產布局目前集中在沿海,尤其是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福建等省市。今后應有意識的鼓勵勞動密集型生產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沿海地區側重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和出口產品。
5.環境保護
提高全行業環境保護意識,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方針,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工藝。制定汞污染排放和氣體放電燈回收處理兩項標準,井貫徹執行;積極鼓勵開發無鉛玻璃、無鉛焊錫,推廣汞齊和其他固態汞的應用。加強循環經濟意識,積極開展氣體放電燈回收處理工作。
6.積極開發新產品
新型電光源將對未來照明產生深遠影響,我國應跟蹤國外新技術,目前已有企業正在開發陶瓷金鹵燈、汽車金鹵燈、超高壓汞燈、無極熒光燈、微波硫燈等電光源新產品。希望在“十一五”期間,這些產品能夠形成規模。HID燈電子鎮流器也是目前開發的熱點,希望在“十一五”期間能夠批量進入市場。LED照明是當前又一熱點,要跟蹤國外的技術發展,結合我國國情開發相應的LED照明產品,同時密切關注大功率白光LED的發展動態,積極推動LED進人普通照明領域,努力做好LED照明標準化的工作。
四、措施和政策建議
1.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相應政策,鼓勵引導照明企業生產高效節能產品,積極推廣應用節能產品。
2.依靠技術進步,加速企業技術改造步伐。積極支持國內企業研究開發新裝備。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對引進必要的國外先進設備提供便利。
3.積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形成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局面。政府有關部門應對民營企業產品出口,人員出國考察、參展等提供必要的便利。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在標準制定、產品質量監督、認證認可等方面更多的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以利于行業的發展。
5.加速人才培養,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技術進步的需要,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培養不同層次的技術人員充實生產一線是十分必要的。要加強職工的全員培訓。
6.建議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加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創造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
7.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外同行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8.認真應對國外的反傾銷,努力維護產業安全。
9.針對人民幣匯率調整——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組織出口企業認真研究應對措施。(全文結束)(編輯;ZQY)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