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室內設計風格
摘要: 室內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聯,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文化藝術性。為提高我國的室內設計水平,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之特色,吸取西方之精華。本文提出以比較的方法剖析東西方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聯,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文化藝術性。自從我國"中西建筑交融"以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形成的多種多樣的室內設計風格,給我們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室內設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為提高我國的室內設計水平,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之特色,吸取西方之精華。本文提出以比較的方法剖析東西方室內設計。
一、 比較室內設計的確定
法國學者列維·布留爾曾經就比較的產生說過這樣一段話:"研究了越來越多的不發達民族之后,在其中的若干民族中間發現了一些令人驚奇的相似點,有時竟然是極小的細微末節上達到完全相同的地步。在不同的民族中發現同一些制度,同一些巫術或宗教的儀式,同一些有關生和死的信仰和風俗,同一些神話等等,比較的方法可以說是應運而生了"。這在室內設計領域也不例外。
在這里,我們將比較室內設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現在交往具有世界性,中國就象是一個大的建筑工地,越來越多的外國建筑師來這里設計,中國室內設計似有被外來文化取代之勢。為此,我們進行更為認真的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在此基礎上創立"比較室內設計學"。這一設想是由我的導師朱仁普教授首先提出的,我在這里從事了開篇的研究工作。
比較室內設計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尋找一個最佳點,從內部看其他世界,從外部來看自己的世界!或者將內部與外部世界加以比較研究,區分彼此的普遍性和獨特性,并描述各種不同風格的特征,以及這些風格所特有的穩定變異和發展的各個過程。這個最佳點就是建立一套為本民族文化騰飛服務的新型室內設計模式。
二、 比較研究的意義
"比較室內設計學"是在縱橫向比較的基礎上進行的。即研究在同時代,不同社會歷史與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室內設計的相同之處與相異之處。促進歐洲人或西方人與我國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兩者之間的交流。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法作為一種認識和研究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隨著改革和對外開放,我們在同外來文化發生接觸時,出現一個與原有自我文化完全不同的參照系統。都說室內設計多元化,的確,室內設計特別是裝飾設計具有很強的時尚性。如何把握時代潮流,引導進而帶動室內設計的風格,預測室內設計發展趨勢,在此種情況下,采取比較的方法是最需要、最適合的。
吳良鏞先生在《廣義建筑學》中指出:"比較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創造"。當前室內設計界面臨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和再估價的時候,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更清醒、更有效地保存中國傳統設計中的優秀部分,排除糟粕。特別是在室內設計方面,中國由于長期禮制觀念的束縛,室內設計的手法不如西方靈活多樣。這些不足,通過比較很容易看出來,這對進一步完善和再創造中國室內設計具有深遠的影響。
比較的意義也在于發揚中華藝術,特別是"詩"一樣的中國室內環境藝術。西方的詩具象較多,寫景或寫一種場面;中國的詩多寫意,寫一種情,常稱作意境。這種差別也反映到室內設計中。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癖好,只有比較才能使之更鮮明的繼承下去,創造中國式"詩"意的室內環境。
比較室內學研究是一種可以用來進行宏觀考察的方法,它比較的對象至少須在兩種以上的文化系統的歷史現象之中。這樣,就可以克服從一個角度研究問題的片面性,有助于對事物的認識與把握。從不同文化系統的文化差異中,可以揭示人類對居住形式發展的要求。一定民族室內設計的獨有性,只有通過與其他民族室內設計的比較才能發現。眾所周知,美國學術界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城市非常重視,美國史學家威廉·丁·飽斯瑪指出由于這些研究沒有采用全面性的比較研究,以至很難評價任何一個城市,只有進行了比較研究才能看出各個城市之間的不同,才能發現近代文明是怎樣興起的。
比較室內可以為室內設計的歷史現象提供尺度,可以擴大視野,突破狹義的傳統觀念的局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推進本民族文化的騰飛。
西方在這方面比我們起步早,十六、十七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他們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所以在科學文化上也就比我們先進了一大步。比較室內設計的研究對象和范圍相當廣泛,從廣義來說,它可以囊括各個不同室內設計系統中的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文化總和;從狹義來說,可以著重于各種不同文化系統中的精神文化,包括宗教、哲學、藝術、歷史、文學、教育、美學、風俗習慣、社會制度等等。但不論物質文化系統或是精神文化系統,它們的核心仍是受價值系統的制約,并以此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室內設計模式。比較室內設計學應是以不同室內設計形態模式系統作為研究對象的。
三、 比較的方法
進行室內裝飾設計的比較研究,還必須先確定比較研究的方法。縱觀比較建筑學或其他學科的比較方法,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兩種最基本的比較研究方法:
(一) 微觀橫向比較和宏觀縱向比較相統一的方法
所謂微觀橫向比較,就是在相同的時間段內對類似同類材料比較其細微的差別;所謂宏觀縱向比較,就是把比較對象放到宏觀的時代背景中進行比較。
比較并不是證明中西方室內設計孰高孰低,孰長孰短。而是在客觀地描述中西方室內設計發展歷史的前提下,抓住其各自發展的主流及規律,將其有代表性和規律性的內容加以比較,以發現不同的民族特征和共同的科學規律。這樣就必須采取微觀橫向比較和宏觀縱向比較相統一的方法,實質上就是局部和總體認識的統一。
(二) 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同相并行的方法
中西古典美學具有追求和諧的共同特征,這點發現并不困難,困難在于要進一步發現偏于再現的西方美學,主要體現為對象形式要素的和諧;而偏于表現的中國美學,則主要體現在主體心理要素的和諧。
所謂同中求異就是著力發現中西方室內設計之不同地域、文化與民族特征;所謂異中求同則是盡力發現這代表不同地域、文化與民族特征的中西方室內設計所體現出來的人類審美和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
其實,這兩種方法并非截然不同,當我們著眼于一個學科或領域的全面比較研究時,常常采用前一種方法,著重于認識的局部和總體的統一;當我們著眼于具體對象的比較研究時,則總是從兩者的異同出發,進行分析比較。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承,互為補充的。
通過比較室內設計的研究,我們希望中國的室內設計真正走民族化絕非復古化的道路;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要現代化而不是西洋化;繼承傳統的靈魂是勇于創新。總之,我們要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繼承那些有生命力的傳統,而拋棄那些傳統中的糟粕,從而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室內設計的傳統,做到既尊重傳統,又尊重現實,創造出一種新的室內設計風格。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