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構建國產照明品牌的全球化夢想
摘要: 既要應對國內品牌的競爭,還得翻越全球照明巨頭飛利浦這座大山,雷士要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任重而道遠。
既要應對國內品牌的競爭,還得翻越全球照明巨頭飛利浦這座大山,雷士要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任重而道遠。
公司名稱: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9年
規模提升速度:1999年—2002年,銷售額從3000萬做到2億,打造行業知名品牌;
2003年—2006年,銷售額突破15億,成為名副其實的行業領頭羊。
品牌快速提升之道:細分目標;開創品牌專賣模式;差異化塑造品牌形象
發展目標:2007年完成30億的銷售目標
從1999年成立到2002年短短三年時間,雷士的銷售額從3000萬上升到2億,成為行業的知名品牌;到2006年,雷士銷售額成功突破了15億,在行業整體規模偏小、集中度較低、外銷比例較大的國內照明電器行業異軍突起,雷士成為名副其實的行業領頭羊。
雷士的成就吸引著全世界的眼球。2006年4月,軟銀注資雷士,第一筆高達數億元人民幣的風險基金正式到位。與此同時,雷士又從相關政府部門獲得了3.7億元的無息貸款。風投和巨額貸款的同時到位,讓雷士有充裕的資金規劃自己的發展。正如雷士照明總裁吳長江所說的那樣,引進軟銀更注重的是其背后的資源。隨即,雷士的品牌價值從2006年初的幾千萬美金提升到目前的2億多美金,一舉成為國內最有潛力實現國際化目標的照明企業。
吳氏新木桶理論
“打個簡單的比喻,當外面下著瓢潑大雨時,如果你用一只精密到沒有任何縫隙的小桶去裝水,也只能裝一小桶。但如果你用一只大桶去裝水,哪怕這只桶有一些小漏洞,也可以裝到更多的水。但是,當雨變小后,你就必須想辦法馬上修補漏洞,以免水源流失?!碑敱粏柕狡髽I應該先做大還是做強時,吳總提出了新木桶理論,“這個‘雨和水桶’的比喻最能解釋‘先做大,還是先做強’的問題?!?/FONT>
“先定目標,再建工廠,營銷未動,戰略先行”是雷士的創業思維。作為創業的第一步,雷士并不是忙于建立工廠,生產產品,而是先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當然這是在對行業的充分了解下確定的。
1999年初,照明市場在中國剛剛興起。飛利浦、歐斯朗、松下等跨國照明行業巨頭剛進入中國,占據著大部分的中高端市場,而本土企業如佛山照明、TCL等雖實力稍弱,也開始在中低端市場發力。通過早年在照明行業摸爬滾打的實戰經歷,雷士審時度勢,在尚未建立工廠之前,就提出“創世界品牌,做行業第一,用3到5年時間打造行業知名品牌”的企業戰略目標。簡單的三句話,蘊含著目標細分的哲學:要實現“創世界品牌”的終極目標,就要先“做行業第一”;要做行業第一,就必須先“用3~5年的時間打造行業知名品牌”。
吳長江在雷士首屆運營商大會上明確表示,2007年雷士的銷售目標將突破30億!
“NVC”之路:差異化塑造品牌形象
2005年9月,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國際照明展覽會上,雷士第一次參展。盡管是新面孔,但是其在展臺上懸掛的“NVC”標志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不少參觀者甚至問雷士的相關人員,這是不是一個來自國外的高端品牌。
這種“洋派”的品牌形象給公司帶來了現實的好處。在照明行業內的咨詢公司PAOS企業設計有限公司做出的一項市場調查表明,雷士由于品牌形象新穎,在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方面,已經和一些老牌的中國照明企業拉開了差距。這項調查認為,“雷士盡管現在還不是行業中最大的企業,但它通過品牌建設所散發出的朝氣、銳氣以及勇氣,的確是現階段照明行業中最需要的元素?!?/FONT>
當然,在“NVC”品牌的使用上,雷士顯得非常謹慎,采用試點運作的方式。用“NVC”品牌銷售的第一批產品就是雷士最擅長的射燈,盡管價格稍高,但是客戶很快就接受了。隨后雷士又將業務拓展到了筒燈、燈盤等其他產品領域。
擁有自己的企業并不等于擁有了自己的品牌!雷士通過差異化塑造了“NVC”這一嶄新的品牌新形象,將自己與其他中低端品牌區別開來。當然,自主品牌的構建并非朝夕之功,雖然在2005年底,雷士又進一步對“NVC”進行形象細化,提出了“光環境專家”的口號,但是真正擁有強勢的品牌,雷士還需要走一段任重而道遠的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