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出險不等于白交錢
摘要: 如果我們把保險真真正正看成是一種保障,而不是純粹的投資、賺錢工具,就沒有所謂的劃算不劃算問題了。
河北張家口黃女士:我總感覺買了意外險,如果沒出什么事就像是白交錢。
答:像意外險這類的“消費型保險”因為沒有儲蓄功能,更沒有投資收益,不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尤其是中國人。中國人普遍重投資輕保障,對于消費型保險產品,很多人抱著投出去的錢如果沒出事,就再也拿不回來了的心理,在買這類保險時總是心有不甘。
其實,很多人對保險的價值和意義并不了解。保險是什么?是保障,是按大數法則分攤風險。由于人的一生中存在各種各樣的未知的、不可預料的風險,意外事件一旦發生經常會引起經濟上的損失。保險作為風險轉移方法之一,通過它,人們可以把不能自行承擔的集中風險轉嫁給保險人,花較少的保費換取對巨額風險的經濟保障,使保險成為人們防范風險的一種屏障。
就保險的產品種類來講,保險既有消費型的,也有儲蓄型的。然而消費型險種投入相對較小,最能體現“以小搏大”的保險本質。人們在購買消費型保險以后,得到的是某一特定階段特定金額的保障,如果平安無事,自然就消費掉了。但在大數法則的現實面前,肯定會有遇到風險的人獲得賠償,他得到的超過他所交保險費的部分其實是其他人為他湊的,從這個意義上看,買消費型保險就好比慈善募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如果我們把保險真真正正看成是一種保障,而不是純粹的投資、賺錢工具,就沒有所謂的劃算不劃算問題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