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郝洛西:光讓室內設計妙筆生花
摘要: “沒有光就不存在空間”,室內空間的藝術效果與室內照明處理存在著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空間應有
“沒有光就不存在空間”,室內空間的藝術效果與室內照明處理存在著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空間應有不同的燈具布置與照明方式。阿拉丁照明網記者就大家關心的“光與空間設計“方面的問題采訪了郝洛西教授。
阿拉丁照明網: 郝教授,您好!在行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光是色和形之母,色和形是光之子。您認可這句話嗎?您能否解釋一下光,色,形三者的關系?
郝教授:很認可。色其實就是固體,材質。比如衣服的顏色,光源的顏色等。形其實就是空間,空間色彩變得復雜化,光如何去合理運用?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通過光才能更好地顯現顏色,才能更好地營造空間。所以說光是色和形之母。當然反過來色和形就是光之子了。其實在肯定這三者的關系后,我們還不能忽略人的視覺。每個國家每個人的視覺感官是不一樣的,大家通過眼睛來發現色彩,體會空間感。
怎么去感知材質,空間的大小,形狀,光是特別重要的。對于設計師來說,形態上的設計技巧,同時還要掌握光環境設計的知識背景。光是技術的東西,同時也是藝術的東西,只是利用技術的手段達到藝術的目的。光在這方面起著無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要想在這方面有所成就,必須要有光之外的東西,還得學習光環境的知識,這是一種非常豐富的設計體會。
阿拉丁照明網:在光環境設計中,室內設計師應如何把握自然光?
郝教授:自然光比人工光更難把握,因為自然光在一天當中是在不斷變化的,其最大的困難在于如何利用自然光?建筑設計中室內設計如何把自然光有效地引用和利用起來?這都是問題所在。過多的自然光對人和展品是有損害的,這時候就要求設計師去控制自然光,其實有很多的技術手段。比如玻璃,我可以用防紫外線的玻璃或博物館專用玻璃,還有包括形態上的動作,比如開窗,包括玻璃本身對光的選擇性。想要把握自然光就必須去學習這些東西。
阿拉丁照明網:在照明中,電光源是核心,而燈具(照明器)是達成好的照明手段或工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設計師對光源不了解,不知道該如何把握光源。
郝教授:我曾在一次照明酒店設計講座里特別提到一個概念:細節決定成敗。光源恰恰是能影響細節的技術要素,光源對設計師來說的確是很難把握的。光源的發展是有限的,通過學習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光源其實就幾種,光源的特性可以通過專業網站來學習。特別慶幸的是照明,光源,燈具的網站從來都是開放的,通過網站的學習是完全可以辦到的。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所以設計師還需要加強認知,比如在實際環境中,都有照明燈具和照明器,我們完全可以去觀察,主動去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去討教;也完全可以搞定光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當然光源周圍的知識,比如光源的顯色性,光源的色溫,這些行業領域內的專業知識也是設計師必須要掌握的,不掌握是沒辦法進行光環境設計的。
.專訪李炳華:揭秘鳥巢奧運場館照明
.專訪光環境研究專家馬劍教授(組圖)
.趙紅紅 談照明論節能講建筑(組圖)
阿拉丁照明網:好的室內設計不但運用光,也會運用到影,光和影該如何結合?
郝教授:光與影本身就是一種特殊性質的藝術。光產生影,影反映光。光和影在共同空間中創造了形,并同時形成了光影變幻的豐富氣氛。自然界的光影效果是由太陽和月亮來安排的,而室內空間的光影效果一般還得需要通過燈具來創造。通過巧妙的照明設計,光影效果可以表現在天棚上、墻上、地面上。有時亦可利用室內各種陳設物件來一起創造使人神往的藝術效果。此時如果再配以色彩上、外形上的變化,則其效果更是變幻莫測、蔚為奇觀的。便如在室內綠色植物的背后布置向上射光的燈具,將植物的影子射向天花,形成枝枝葉葉、斑斑斕斕、發人深思的戲劇性效果;有時則可利用水面反射燈光成景。
阿拉丁照明網:不同風格裝飾空間如何進行燈光的裝飾使風格更加完美突出?
郝教授:不同的建筑類型對用光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辦公室的照明和學校教室的照明,更專注于舒適度,怎么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重視視覺功效,就必須講究用光的照明,防止眩光。比如展示空間,重點在于防治對展品的損害,怎么有效地表現展品;戲劇舞臺照明,就得考究如何加強舞臺的戲劇化效果,怎樣表現服裝的色彩,怎樣營造舞臺的氣氛,表達場景等等;體育場館照明,很顯然需要考慮攝像機位置和高晰電視轉播的要求。這些都是不一樣的,各有千秋。只有剖析特殊空間的特殊要求,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才能真正凸顯不同的藝術風格。
阿拉丁照明網:很多人都抱怨現在房價越來越高了,居住面積卻越來越小了,我們的空間也越來越窄了,我們該如何利用光來營造空間感呢?
郝教授:改變人的視覺印象(笑)。光是可以修訂的,也是可以改變的。如果我想營造一個壓抑的空間,靠光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靠光照俯視也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從視覺上,可以把空間營造得更寬敞。比如把吊頂營造得更高,讓空間看得更高大;也可以把光調得很低,讓人覺得很壓抑很恐懼,光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光是很靈活的,可以左右空間。可以把空間變得很寬廣,也可以把空間變得很壓抑。
對于該何如用光來營造空間感,其實辦法有很多。最主要的當然是光照分布了。墻面的浮光,均勻和非均勻布光。通過改變光的分布來改變視覺功效。
.專訪李炳華:揭秘鳥巢奧運場館照明
.專訪光環境研究專家馬劍教授(組圖)
.趙紅紅 談照明論節能講建筑(組圖)
阿拉丁照明網:節能對家居室內設計重要嗎?設計師很容易去迎合業主的需求去設計,您認為這樣做合適嗎?
郝教授:節能是一種美德,在設計上也顯得很重要。影響到日后建筑的運營成本。比如家居,每個家庭考慮安裝光源和燈具,首先肯定會考慮它是否省電,電費能省多少?其次要考慮到滿足我日常生活,起居,學習,讀書和活動的需要,同時運營成本又要很低,要省電。這本身其實是一種矛盾,這就要求專業的照明設計師選擇適當的照明方式和適當的照明光源,增加對照明燈具的了解,從而達到節能的共識和目的。
對于迎合業主這個問題,我想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設計師的職業道德問題。從小的方面來看是跟業主溝通的問題,設計師有責任幫助業主來提高這種審美能力。我想中國的大部分家庭在審美能力方面不足于達到專業的水準,或者業主需要具備的專業水準,這就要求設計師要加強適當的引導,通過對業主的家居設計,對燈光環境的引導,讓業主走向更正確的用光環境,我想這是很重要的,絕不能一味地迎合業主。我相信大多數的業主還是愿意去接受這種專業的引導。
阿拉丁照明網:作為年輕的設計師應該注意什么?您能否給他們一些建議?
郝教授:作為年輕的設計師,重點還是在于知識的提高,可以通過專業學習,講座,專業網站,參加培訓,會議,和自主學習,觀察和體驗相結合,這都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一種就是職業上的提高,在設計當中不容忽視這一塊。要學會如何運用,通過專業的學習,通過材料和燈具,照明器技術背景去了解。光作為一個設計詞匯加入并引入到實際的設計中,正在逐步完善,并且在設計實踐當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
[記者手記]:在對照明領域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郝教授的采訪過程中,明顯能感覺到郝教授的語速很快,說話很犀利,給人一種辯手的感覺。作為照明行業的一名資深女博士,郝教授對光和室內設計的剖析貼切到位,實在令人贊嘆。
.專訪李炳華:揭秘鳥巢奧運場館照明
.專訪光環境研究專家馬劍教授(組圖)
.趙紅紅 談照明論節能講建筑(組圖)
個人簡介: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博士 教授
中國照明學會理事、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照明學會室外專業委員會委員、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照明工程委員會主任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采光與照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照明學會理事
《照明工程學報》編委
歐洲《照明設計》中國版編委
中、日、韓建筑學會《亞洲建筑與工程》(英文版)編委
.專訪李炳華:揭秘鳥巢奧運場館照明
.專訪光環境研究專家馬劍教授(組圖)
.趙紅紅 談照明論節能講建筑(組圖)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