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信達對LED情有獨鐘
摘要: 我國LED產業發展機遇巨大
我國LED產業發展機遇巨大
我國LED產業起步于1970年代,上世紀90年代后期高亮度LED產業得到迅速發展。2003年科技部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同時推動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的建設,共建成大連光產業園、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南昌聯創光電科技園、廈門開元科技園、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深圳光明高新區六個產業基地。
我國現有LED企業600余家,企業主要集中在下游封裝和應用領域,國內從事LED上游外延片和中游芯片的企業大約在10余家。交通指示燈和景觀照明是我國半導體照明最主要的兩個應用領域,這使得紅光LED成為我國銷量最大的產品。而LED在汽車應用中逐漸由內飾、第三剎車燈轉向霧燈、車大燈的應用,使得白光LED增長速度最快,達到112%。
國家發展改革委業已啟動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提出“十一五”期間將實現節約2.4億噸標準煤的節能目標,其中綠色照明是重要一個方面。在整個照明領域,我國是世界照明電器第一大生產國、第二大出口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有很強的產業基礎,因此未來我國LED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LED產業喜獲政策利好支持
電子節能燈以其高光效、高顯色、節電能、長壽命的優異性能被譽為民用第三代新光源、綠色環保產品,代表二十一世紀照明光源的發展方向。在我國,照明用電量約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12%,如果把現有普通白熾燈全部換成節能燈,全國一年可節電600多億度,相當于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
近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重點支持高效照明產品替代在用的白熾燈和其他低效照明產品,主要包括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三基色雙端直管熒光燈(T8、T5型)和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等電光源產品,半導體(LED)照明產品,以及必要的配套鎮流器。國家采取間接補貼方式進行推廣,即統一招標確定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企業及協議供貨價格,財政補貼資金補給中標企業,再由中標企業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資金后的價格銷售給終端用戶。《暫行辦法》規定,大宗用戶中央財政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30%給予補貼;城鄉居民用戶中央財政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50%給予補貼。“十一五”期間,國家將推廣1.5億只節能燈,節電290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萬噸。
由于目前我國節能燈市場占整個照明市場的份額還不是很大,因此還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有機構預測未來五年內國內節能照明產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左右,并且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發展可能更快。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由于目前具體招標產品種類、數量均未知,大致按照均價6元一只、綜合補貼率為40%估算,1.5億只節能燈推廣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平均分配的話,各年所得補貼收入達1.2億。由于照明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產能、售后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較大優勢,所以龍頭企業受益更為明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