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電第一季度每股恐落至0.3元以下低檔水平
摘要: 臺灣LED上游兩大外延廠晶電(2448)和璨圓(3061)因下游手機需求沒有跟上其擴產規劃,以致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不到七成,整體獲利表現均不如預期,其中龍頭大廠晶電因提列庫存跌價損失、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和匯兌損失近1億元(新臺幣),加上毛利率落到接近20%的近期低點。
臺灣LED上游兩大外延廠晶電(2448)和璨圓(3061)因下游手機需求沒有跟上其擴產規劃,以致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不到七成,整體獲利表現均不如預期,其中龍頭大廠晶電因提列庫存跌價損失、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和匯兌損失近1億元(新臺幣),加上毛利率落到接近20%的近期低點,業內人士預估其每股獲利僅約0.2元(新臺幣)到0.3元(新臺幣);至于璨圓(3061)也因匯損和提列跌價損失約1200萬元(新臺幣)到1500萬元(新臺幣)之間,業內人士預估其第一季度每股盈余約0.2元(新臺幣),雖較去年同期出現轉盈,但表現仍是低于市場預期。
晶電表示,第一季度財報仍在由會計師查核中,一切以公告為準,同時毛利率下滑和業外虧損較多等二大因素,是造成晶電第一季度獲利并不如預期的主因。據了解,晶電第一季度毛利率可能比較貼近20%大關。
盡管上游兩大外延廠第一季度營收年增率表現還算不錯,只是因為市場實際需求跟不上產能擴充,導致晶電和璨圓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均約在六到七成之間,加上第一季度 LED芯片價格平均下滑10%至15%,將使其整體獲利表現低于市場預期。業者表示,目前高階LED芯片仍以手機應用較多、并占晶電營收比重超過50%,但因第一季度手機整體需求較弱,使整體芯片出貨以低階應用為主,造成相關廠商的產品銷貨組合較差。
此外,在業外部份,盡管上游外延廠匯損壓力比下游要輕,不過由于先前2月份升值的幅度不小,業內人士預計晶電第一季度匯損金額仍有1500萬元(新臺幣)左右,至于璨圓也有1000萬元(新臺幣)。另一方面,晶電因去年發行20億元(新臺幣)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價格高達150元(新臺幣),目前股價跌幅超過42%,符合重新調整轉換價格的條件,因轉換價格下調到120元(新臺幣),使晶電第一季度也須提列選擇權的跌價損失約4000萬元(新臺幣)到5000萬元(新臺幣)。(編輯:PCL)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