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奧運擊劍館體現綠色與科技
摘要: 國家會議中心的總承包方北京建工集團技術負責人給觀眾吃了一個“定心丸”:屋頂經過獨特技術設計可保比賽不被噪聲“打擾”。
“天然空調”一年節電38萬度
——綠色、科技裝點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
這是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運動場館,四部滾動電梯平穩地將觀眾載往四層,高大明亮的落地窗外可見精致的“鳥巢”和繁花似錦的奧運景觀大道,這里就是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
據介紹,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位于奧林匹克公園國家會議中心內,奧運會期間用于擊劍、現代五項的擊劍和氣手槍比賽場館,建筑面積為56000平方米,設有固定座位數5900個。多層復合結構吸納噪聲
遠遠望去,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獨特的金屬屋頂分外搶眼,現代并且有質感,但是人們也不禁要問:金屬屋頂每逢下雨不是要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嗎?
國家會議中心的總承包方北京建工集團技術負責人給觀眾吃了一個“定心丸”:屋頂經過獨特技術設計可保比賽不被噪聲“打擾”。
這位負責人說,為了防止雨水敲打金屬屋頂形成噪聲,干擾室內活動,會議中心主體部分的屋頂由內向外采用穿孔鋁板、吸音層、隔熱層、防潮層、防水層、防雨層等多層復合結構。從而既保證館內的噪聲能夠及時被吸納,又避免了雨水敲擊屋頂對館內形成噪聲干擾。計算機控制整體提升
擊劍館所在的國家會議中心總建設用地面積約12.22公頃,總建筑面積約53.4萬平方米,實屬一個龐然大物了,而其6萬平方米的大屋面也運用了計算機控制整體提升的新技術來解決。
“運用計算機的控制,我們提升屋面和觀眾席的臺面,這樣可以保證結構的穩定不變形。”北京建工集團國際會議中心工程項目經理李志遠介紹,國家會議中心的結構類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和鋼結構,建筑高度43米,基礎埋深15.47米,它的鋼結構工程分為地下、地上兩部分,噸位分別約為1380噸和1500噸。
根據工程的特點、難點,充分利用現有的提升支架及結構本身,施工人員制定了合理的組裝、提升、焊接順序與工藝,采用計算機控制液壓千斤頂群同步提升技術,通過有效的控制,進行了承重系統的平穩轉換及卸荷,高空精確合攏,整體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完成了四次鋼桁架提升。同為奧運工程項目的廣播中心200米長大梁也是運用了這項技術。“我們有天然空調”
“有人問過,這樣一個27萬平方米的建筑開啟空調后,電表的數字得以多快的速度往上躥?大家不用擔心,我們有天然的空調。”項目經理李志遠介紹,承建者北京建工集團的專家們設計出了一個獨具匠心的方案———在擊劍館下面修建了3個低于地面7米的下沉花園,共計約1200平方米,這個巨大的室內花園使得局部溫度低于正常室溫,同時擊劍館頂部設有3個天窗可通風,由于空氣上下具有溫差,可形成自然對流,構成一個天然的“空調”,在炎熱的夏季,國家會議中心室內即使不開空調也能讓人感到涼爽。
李志遠說,這樣的設計將使得每年換季的四個月時間內,國家會議中心可以不使用空調,從而每年節電38萬度。
同時,造型巧妙的屋頂也成為雨水回收的絕佳工具。國家會議中心的設計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筑中屋檐和拱橋的設計元素,屋頂呈現“雙曲線”圖形,四角微微上翹,下方則形成一條向上拱起的弧線,形似拱橋。這樣的設計不僅外形美觀,而且面積多達6萬平方米的整個金屬屋面就能充分地收集雨水。
設計人員說,雨水經過中水回收利用中心處理可用來澆灌綠地。按照北京正常年降雨量計算,降雨能夠基本滿足澆灌需求。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