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擊劍館室內燈光模式做了特別設定
摘要: 為滿足賽時和賽后的不同需要,設計人員也做了通盤考慮,“就拿屋頂燈光來說,還設計了多種開啟模式”。建工集團國家會議中心項目經理李志遠表示,不僅有比賽模式和休息模式,為了配合擊劍、氣手槍等不同項目的舉行以及電視轉播的需要,室內燈光模式還做了特別設定。
“節儉辦奧運”的理念不僅體現在奧運場館的工程建設上,還包括場館的選址、規劃及賽后利用等方面。即將迎來“好運北京”比賽的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很好地將比賽與賽后利用結合起來。
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呂健13日透露,如果將所有的比賽器材、觀眾看臺拆除,擊劍館將變成一座能容納6000人的會議廳。
在呂健的帶領下,記者踏進了擊劍館的比賽大廳。只見寬敞的大廳中,場地中間的十條劍道已經鋪設完畢,東側的36個氣手槍靶位全部安裝到位,南北兩側5900個臨時座椅也已經搭好,四周懸掛著“好運北京”比賽的宣傳條幅,燈光全部亮起來時,能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奧運會氣息。然而呂健告訴記者,賽后這里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功能,現在看到的燈光和音響設施,都是為會議廳準備的,只是奧運會期間提前使用。
呂健說,和其他奧運會賽館不同,國家會議中心并非單一的建筑,設計理念就是在同一個空間下滿足不同的需求。北京奧運會期間除了承擔賽事外,這里還是國際廣播電視中心和主新聞中心,比賽期間將為來自世界各地的15000多名注冊電視轉播記者、5600名注冊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提供服務。在附屬項目中,兩座酒店將作為注冊媒體記者指定酒店。奧運會結束后,國家會議中心將作為會議展覽場所,它的設施標準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滿足賽時和賽后的不同需要,設計人員也做了通盤考慮,“就拿屋頂燈光來說,還設計了多種開啟模式”。建工集團國家會議中心項目經理李志遠表示,不僅有比賽模式和休息模式,為了配合擊劍、氣手槍等不同項目的舉行以及電視轉播的需要,室內燈光模式還做了特別設定。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