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演繹三大奧運理念
摘要: 這座被譽為“花朵”的網球場正用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演繹著“綠色、科技、人文”三大奧運理念。
隨著“好運北京”2007國際網聯巡回賽的如期舉行,北京奧運會的網球比賽場館——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也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座被譽為“花朵”的網球場正用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演繹著“綠色、科技、人文”三大奧運理念。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三朵“花兒”已悄然綻放。其中最大的“花朵”就是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的中心賽場,其余兩朵為1號賽場和2號賽場。從10月8日起,觀眾們就可以在“花瓣”中觀看網球選手們之間的對決了。
打造節約型、節能型“綠色”奧運場館
在打造節約型、節能型比賽場館、實施“綠色奧運”方面,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主要采取了自然通風、建筑外遮陽技術、保溫技術、熱回收、環保型制冷劑、土壤源地源熱泵、空調水系統變頻技術、中水回收回用、太陽能、污水零排放等。
奧林匹克公園網球場采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膜生物處理法處理污水,建成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該系統工藝先進、技術成熟、運行可靠、管理簡便,污水經過處理,完全可以達到綠化、澆灑等水質要求,既節約了用水,同時也實現污水零排放。
設計者們采用了土壤源地源熱泵系統為2號賽場提供冷暖服務,該系統采用世界知名的淺層地能開發利用技術,在賽場中開鑿37眼地埋管豎孔作為低品位能源的能量采集源,結合先進的熱泵技術,用綠色清潔、環保節能的淺層地能為建筑供冷暖,實現了高效節能、無污染,充分體現了綠色奧運的理念。
讓“科技”為奧運提供完美服務
在積極實踐“科技奧運”方面,奧林匹克公園網球場從場地通風、網絡連通到安防、發電、照明等細節,全都采取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在使用過程都獲得了成功。
自然風為球場降溫。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在國際上首次引進賽場自然通風設計理念,巧妙地解決了賽場高溫的問題。據介紹,場內的12個“花瓣”的觀眾席上設計了數個吸收自然風的處理設備,通過館內循環設施,可以有效降低場地溫度5攝氏度左右,使觀眾席上的高溫也得到相應的緩解。此外,三塊主賽場觀眾看臺外墻都布滿了白色網眼,一個個的網眼其實是吸收自然風的設備。被壓縮后的自然風能夠從看臺底層吹進來,給賽場降溫。
自動遮陽簾可遮擋陽光。中心賽場的看臺上,12個花瓣之間都有四角形的開口,這些開口不僅是12個送風口,把自然風送到賽場幫助參賽人員和觀眾降溫,而且開口上的鋼絲是“遮陽簾”的“拉手”。當陽光強烈時,拉手機會自動把設置在屋頂上的“簾子”拉下來抵擋陽光。除了遮陽外,它還有記憶功能,當風力達到或超過5級時,遮陽簾就會自動卷起來。
奧運場館設計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奧林匹克公園網球場從環境、通風、溫度、供水消防安全、洗浴舒適等方面,充分注意人性化的設計,盡可能讓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廣大觀眾感受到方便與舒適,充分體現對各類人群特別是殘障人士的關懷。
網球中心的設計單位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設計師鄭方告訴記者,考慮到網球比較小,球速又比較快,為保證觀眾有最好的視線,網球主賽場的看臺都比較陡峭。據他介紹,普通的坐席前后排高度差為6厘米,而這里則為9厘米。殘疾人坐席那一層高度差更大。
在網球中心的中心賽場,記者看到了一圈稀稀拉拉的坐席,這排坐席后邊是過道,前邊有扶手,顯得非常“寬闊”。這可不是一圈普通的坐席,而是殘疾人坐席和健全人座席的穿插區——空的地方是殘疾人坐席,可以放輪椅等。
鄭方說,將這兩種坐席穿插安置在一起,是為了讓殘疾人能和健全人并肩觀戰,“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殘疾人還是健全人,他們可以肩并肩地坐在一起觀看網球比賽”。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