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技術顯先進
摘要: 2005年5月開工至今,這個坐落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的奧運會比賽場館(體操、蹦床、手球決賽),已經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東、西立面挑檐工字梁的安裝,主體結構及看臺板的澆筑和鋼屋架的滑移。
國家體育館集體育競賽、文化娛樂于一體,人性化、環保的設計成為最大亮點。處處消噪場館最安靜奧運會后,國家體育館將是北京設施最先進、座席最多的室內運動館,將以組織各類國際國內專業體育賽事和大型體育、文藝商業性表演活動為主導功能。
采用多功能技術的復合屋面解決了屋面雨點噪聲問題,減少對體育館正常使用的干擾。屋頂采用國內比較罕見的九層復合結構,由水泥板、玻璃棉、防水層、吸隔聲材料組成,并在最外層噴涂吸音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屋外噪音的影響。
場館四周的玻璃幕墻采用中空Low-E玻璃和金屬板組合的形式,全部采用雙層玻璃。兩層玻璃間的空隙充有氬氣,既起到了良好的保溫隔熱作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影響。
場館內的空調和制冷設備也進行了專門的消聲減噪設計,漫步奧運村的道路是用首鋼堆積的廢鋼渣鋪就的。
地下室埋深約8米,抗浮水位負1米,需要大容重的材料抗浮壓重,要是采用天然砂石料,至少需要8萬噸。 采用了首鋼堆積的300萬噸廢鋼渣,節約了能源。通行無礙方便殘疾人走進體育館,觀眾席正北側一片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平臺.,無論角度還是高度都堪稱館內"黃金地段",卻沒有設立任何座席,是專門為殘疾人觀眾準備的輪椅看臺。在國家體育館,使用輪椅的殘疾人朋友可以通過緩坡或者6部殘疾人專用電梯直接來到輪椅看臺。殘疾觀眾可以坐在自己的輪椅上觀看比賽。整個區域約可容納120名乘坐輪椅的殘疾人。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