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場運用自然通風與太陽能源(圖)
摘要: “好運北京”奧運場館巡禮系列探訪的第五站是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三個比賽場館――奧運會網球場、奧運會曲棍球場和奧運會射箭場。在這三個場館中,只有網球場經過調整由臨建場館改成了永久賽場,賽后作為一塊國家網球訓練基地和市民網球活動的場所。
“好運北京”奧運場館巡禮系列探訪的第五站是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三個比賽場館――奧運會網球場、奧運會曲棍球場和奧運會射箭場。在這三個場館中,只有網球場經過調整由臨建場館改成了永久賽場,賽后作為一塊國家網球訓練基地和市民網球活動的場所。
網球中心位于森林公園南區的西側,承擔2008年北京奧運會網球和輪椅網球比賽功能。根據北京奧運會比賽要求,網球中心將建10塊比賽場和6塊練習場,共設坐席17400個。三個主賽場都采用正十二邊形造型,12個邊就是12片看臺,再配以清水混凝土灰白色的外墻,宛如12片花瓣往空中伸展,就像森林里三朵盛開的花。
記者看到,正在建設中的網球中心看臺露出灰色的水泥外墻本色,網球中心建設負責人孫彥朝告訴記者,這種灰色的水泥外墻本色就是奧運會賽時網球中心的顏色。他說,網球中心設計時保留了“清水混凝土”的本色,不加任何裝飾用的涂料。雖然單獨看起來有點單調,但是這種超天然的色彩和建好后的森林公園的綠色結合起來效果非常漂亮,一下子突出了建筑本身的雄偉之勢。而且,網球運動是一項戶外的、自然的運動,不加修飾的清水混凝土外墻設計符合運動本身的特點,既環保、又節約。
奧運網球中心采用了世界網球場還沒有的一項新設計,就是自然通風循環降溫系統。奧運會比賽時,球場地面溫度高達50度左右,觀眾席溫度也非常的高。所以,場內的12個觀眾席設計了數個吸收自然風的處理設備,通過館內循環設施,從賽場場地周圍的出風口向場地送風。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場地溫度3度左右,使觀眾席上的高溫也得到相應的緩解。
主賽場和三號場地根據地面的坡度形成了三個不同高度的活動區域,自西向東形成了三個逐漸升起的切入森林背景的長方形平臺,外側布置預賽場,最高的平臺布置中心賽場和1號賽場。觀眾活動區位于平臺以上,貴賓、運動員、媒體等人員布置在平臺以下,巧妙地適應比賽功能,立體地實現了觀眾和參賽人員的流線分離。
此外,網球中心通過生態膜技術進行污水處理,達到污水零排放。中心賽場的太陽能集熱設施與屋頂巧妙的結合為一體。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利用淺層常溫土壤中的能量作為能源可實現高效節能、 無污染、低運行成本,既可供暖又可制冷。采用外遮陽技術,節省建筑運行費用。景觀照明(草坪燈、發光顯示牌等)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提供照明電力。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