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亮燈工程:錢江時代即將到來
摘要: 兩套各具特色的錢塘江亮燈工程照明規劃設計方案浮出水面,都不約而同地把燈光秀的重點放在了錢江新城,在體現寧靜致遠總體效果的基礎上,強化核心區域的燈光變化。
在錢江新城設一道燈光水幕,形成一個門,預示錢江時代的到來;從市民中心頂部發出多道光柱,直射天際,氣勢恢弘;在波浪文化城做一個直徑15米的大玻璃球,印象出新三潭印月的效果,進行燈光表演昨天,兩套各具特色的錢塘江亮燈工程照明規劃設計方案浮出水面,都不約而同地把燈光秀的重點放在了錢江新城,在體現寧靜致遠總體效果的基礎上,強化核心區域的燈光變化。
兩套方案各有千秋
經過對眾多國內外高手的考察與了解,杭州市最后選定了兩位設計大師帶領設計團隊分別編制兩岸夜景規劃:
一位是來自德國達姆斯塔特科技大學建筑與照明設計教授,歐洲著名的燈光設計大師霍夫曼博士及其帶領的團隊,他是迪拜國際機場、倫敦市政廳、東京國際會議中心的照明設計者。他的方案強調了江兩岸一定縱深范圍內整體空間的把握,對沿岸涉及到的橋梁、塔、建筑都進行了概念性分析與設計,提出了大尺度燈光表演的構思。
另一位是由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8位評委中唯一的華人評委、北京奧運場館燈光設計顧問、來自臺灣的姚仁恭及其帶領的設計團隊。他的方案調研細致,對杭州文化把握得當,對現有景觀構成元素提出了規劃設計或整改要求。
燈光秀重點放在錢江新城
專家提出,錢塘江亮燈工程主要分布在錢塘江大橋、六和塔和沿線江堤,總體要相對安靜。不過要獲得超越其他城市燈光效果和品位,燈光秀是需要的,但必須把握好秀的時間和空間。
錢江新城核心區要做出從城市陽臺到日月同輝,市民中心再到市民公園縱深景觀的透視感,國際會議中心球型造型應該利用燈光設計漂浮于江上的效果。
而整條江面,德國方案提出一個新思路,在南北江堤設置射燈,在夜晚交叉射向天空,將兩岸用燈光聯系起來,突出錢塘江時代的主題。
杭州市規劃局原總規劃師李子松提出,錢塘江亮燈在空間上由西到東剛好和杭州歷史沿革吻合,大橋和六和塔代表了歷史,應是靜態景觀,東面的上城區中心帶、錢江新城和世紀城則體現杭州的現在和未來。
6月底前完成規劃設計
按照杭州市的計劃,錢塘江及兩岸亮燈規劃設計的完善工作,將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用三年時間,也就是到2010年國慶節前,完成三期的燈光布局。按照設計者的估算,這個投入將超過2億元,而設計燈光的范圍將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上游,從蕭山聞堰起,下游至下沙大橋為止,北岸線長47.7公里,南岸線長43.5公里;南岸的濱江區域長20898米、蕭山(聞堰、復興大橋下沙大橋)區域長22597米,兩側深度為視線范圍內。
第二層次的具體范圍為九溪(一橋西)到二橋之間,堤岸南北各一千米范圍內。
|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