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產業鏈各環節亟待整合
摘要: 目前全球加入OLED市場競逐的廠商合計有100家以上,如制造廠商有三星SDI、LGD等廠商;材料開發商有柯達、劍橋顯示技術公司等;設備制造商有日本真空、大日本印刷等。
首先,OLED呈現高清的趨勢,客戶對我們面板顯示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未來高端的OLED,必須要走散發光的路線,因為TFT下面透光的地方少,導致OLED材料通過電的密度比較高,如果是散發光就沒有這樣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半透明跟透明的反射玻璃應用,就可以用光學的原理,把光給導出來。雖然有機材料很難有這種結構使它的顏色能夠非常純,但是用光學的原理可以把需要的光給放射出來,不需要的光去掉。由此,藍光的鮮艷度可以增加1.6倍,綠光可以增加2.5倍,紅光可以增加2.2倍。
另外,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Tandem(串聯技術),這是發光效率的技術,基本上是把OLED給串起來。串起來的話,整個驅動電壓是原來的3倍,它的發光效率也是原來的3倍。所以,每個發光體所承受的電流密度是一樣的,這樣就導致材料的壽命不會縮短的情況下,發光效率會增加。
其次,AMOLED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因為這是成熟的技術。但目前如果把TFT放在AMOLED里面的話,其壽命會受到一些影響。解決方法是,把OLED下面的變成陰極,就不會影響到它的壽命了。我們把這統稱為導致式的OLED,以前的步驟是陽極、陰極、反射、封裝,現在剛好相反,先做陰極,再往上做,最后做陽極再封裝。
目前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LG。LG在2008年發明了一種材料,叫LG201。這種材料的前身叫LG101,經過一兩年的專利申請通過之后,LG101已經可以生產出來。而LG201這種材料則更重要,因為其是電子的輸入,這是非常好的電子輸入材料。電子輸入材料為什么重要?因為所有的OLED最耗能的地方是電子輸入那層,它占據了整個OLED驅動電壓的39.5%。所以如果能發明一個新的材料,把這層改良的話,將有一個非常節能的元件產生。
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在國內發明一個新的電子輸入材料。只要能夠把電子的輸入增強,很多問題就自然消失了。(SEMI)(編輯:XGY)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