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照明:創新“提速”綠色建筑
摘要: 中國現有建筑總面積達400億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如果沒有節能的導向,那么這一部分能源的需求將達到11億噸,等于4.5個三峽發電站的發電量。

融資-突破標準背后的現實阻力
在橄欖球比賽中,各個不同站位的隊友密切配合,使得橄欖球能夠向對方的陣地推進,直至得分。而門前“最后一碼”,往往最為艱難。
而在綠色建筑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通過政府主管部門、開發商、建筑設計機構、設備供應商以及業主等多方共同的協同。綠色建筑的收益雖然誘人,但是初始投資比現有的設備高的問題,卻成為綠色建筑進一步迅速推廣的現實障礙。“誰來買單”成為決策之前的反復衡量。
政府補貼是途徑之一。2008年,中國政府推出了國家財政補貼推廣節能照明的項目,全年5000萬支的推廣任務圓滿完成,取得了預期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今年,國家更是將推廣目標設定在1億支,而且推廣范圍更是擴充到家居、辦公室、工廠等更多的領域和行業,使得廣泛的社會階層能夠以經濟的價格體會節能照明的優越性。
但顯然,如果將全部的希望都投注在政府補貼上并不現實。綠色建筑市場的擴容,更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和創新的思路來實現。飛利浦電子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首席營銷官梁漢峰先生為大會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創新理念:“我們不僅要在具體的產品和服務上給予消費者全面的解決方案,在飛利浦的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中,商業模式的創新才是更主要的努力方向。因此,我們將不但提供產品,還會提供資金支持,幫助那些希望進行綠色建筑投資、改造照明設施而缺乏初始資金的用戶啟動項目。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4月27日在巴黎節約能源全球論壇聯盟上,飛利浦照明提出了這項商業創新舉措,并且在同步推動這類金融機制在中國的發展。該論壇還發布了一份關于建筑節能的報告。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照明設備都能采用高能效解決方案,那么每年可以可節省1200億歐元電費,減排6.3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600座電廠或18億桶石油。一直關注于節能照明領域的飛利浦,又一次把握住了先機。
在中國的綠色建筑的未來圖景中,標準成為主要的推力。但在標準之下,作為一項收益在未來的長效項目,綠色建筑的發展既需要先進的技術為依托,更需要得到財政方面的實際支持。而飛利浦照明“綠色之光 點亮未來”綠色辦公建筑研討大會,或將成為中國綠色建筑發展歷程中的強音,推動中國建筑業、照明業的加速發展。(編輯:XGY)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