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將成照明主角性價比提高推動普及
摘要: 以“防止全球變暖”為號令,將高發光效率的燈泡式熒光燈替代白熾燈泡的動態正在照明行業展開。電器店的照明器具區內擺滿了大量的燈泡式熒光燈。而且,高發光效率的熒光燈還在不斷推出效率更高的品種。
兼顧演色性與效率
LED照明市場有望擴大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左右照明質量的演色性的提高。以東芝照明技術參考展出的住宅主照明――薄型基礎照明為例,其平均演色性指數(Ra)*高達約90,耗電量為38W,直下照度為500lx(圖1(c))。
藍色LED在組合紅色和綠色熒光體后,Ra可達90以上。此前雖然也有利用這一方式提高Ra的產品,但存在發光效率難以提升的問題。與現在大多數白色LED采用的藍色LED與黃色熒光體組合的方式(Ra70左右)相比,發光效率低2~3成。這一現象如今仍未改變。不過,隨著LED開發的推進,發光效率得到了提高,即使提高Ra,也能夠得到足以應用于照明用途的亮度。
展會現場還能看到許多通過改進熒光體以外的方法,提高演色性的產品。比如在高效率白色LED上組合紅色LED來彌補紅色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該方法由三菱電機照明和巖崎電氣等公司提出,在確保高Ra的同時,實現了60lm/W左右的發光效率。三菱電機照明展出的吊燈色溫為3000K,Ra為90。其目標是取代小型氪燈,耗電量可降低約88%。巖崎電氣參考展出的燈泡式LED照明實現了85以上的Ra。耗電量為6W,器具光束為340lm(發光效率接近60lm/W)。
LED特有的調光功能
隨著LED照明憑借成本效果和演色性逼近現有照明,LED獨有的特點也進一步在照明中得到發揮。而且,隨著LED照明認知度的提升,市場“希望盡早使用”的需求也愈發強烈。會場中的很多展示都令人感受到這一點。
作為利用LED獨有特點的LED照明,典型范例是組合多色LED、除照度外還能夠調節顏色和色溫的調光功能。此類展示的周圍匯聚了大批觀眾。具備調光功能后,LED照明將能夠配合自然光進行調光,從而降低耗電量,而且還可以配合時間帶和活動來改變氣氛。
調光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東芝照明技術參考展出了采用日光色和燈泡色LED作為照射房間整體的間接照明光源,可以調整色溫和照度的工作與環境照明(圖2)。松下電工則參考展出了通過在1個封裝內配備紅、綠、藍3色LED芯片,實現了調光功能的吊燈。調光范圍為色溫2000~7000K。大光電機則展出了在紅、綠、藍基礎上加入白色,通過組合4色LED實現調光的吊燈。該產品已于2008年上市,已經在服裝店試衣間等場所使用、
外觀為燈泡,內部為LED
能夠滿足“希望盡早使用”這一需求的,是可以安裝在現有熒光燈和燈泡接口上的LED燈。用戶無需特殊操作,只需按照更換熒光燈和燈泡的步驟即可完成光源的LED化。此次LightingFair上展出了很多此類可以直接使用現有接口的LED燈。其中,形似燈泡的燈泡式LED燈可以說在形狀方面有了較大的進展。
此前的燈泡式LED燈與白熾燈泡相比,光照方向狹窄,外觀差別也比較大(圖3(a))。這樣做的目的是發揮LED單方向照射的特點,有效利用光線。但照明器具廠商此次展出的燈泡式LED燈照射范圍與白熾燈相當(圖3(b))。即使在現有照明器具上安裝燈泡式LED燈,外觀上也沒有大的變化,沒有突兀的感覺,而且,照明器具的照射范圍也不會因LED化而受到影響。
在此基礎上,LED燈還降低了耗電量。如上所述,巖崎電氣的LED燈為燈泡色,接近60lm/W(圖3(c))。除此之外,還有發光效率更高的種類,SunLeds展示的輸入功率為9W的產品(制造商為STANLEY電氣)中,燈泡色的發光效率為66.7lm/W(光束600lm),日光色的發光效率為88.9lm/W(800lm),遠遠高于10~15lm/W左右的白熾燈泡(圖3(d))。其數值與燈泡式熒光燈的高附加價值產品相同。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