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植物生長燈”在南京問世
摘要: 光,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南京農業大學近日研發成功了陽光的替代品――LED(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植物生長燈,這種燈可以為不同植物、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長期量身定制光照。
光,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南京農業大學近日研發成功了陽光的替代品――LED(半導體發光二極管)植物生長燈,這種燈可以為不同植物、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長期量身定制光照。
南農大教授徐志剛博士介紹,他們承擔了國家“863”高技術研究計劃中的“半導體照明光源在植物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目前已經結題,掌握了LED在植物工廠化育苗中的應用原理和關鍵技術。也就是說,有了產業化的基礎,LED在農業和生物中的應用將有望成為南京LED產業發展的新領域。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的光線
“提高農作物產量的辦法有多種,一種是生物技術,比如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雜交水稻;一種是化學方法,比如化肥、農藥和激素等等。我們正在探索的是一種物理方式,試圖通過光的調控來促進植物的生長,逐步減輕現代農業對化學技術的過度依賴。”徐志剛說。
光有神奇的力量,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長發育、形態建成和物質代謝等都有調控作用,而目前在溫室、大棚種植中,彌補太陽光缺失所用的光源一般是熒光燈、高壓鈉燈和白熾燈等,這些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是依據人眼對光的需求設計的,而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譜與人眼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根據南農大的專項課題研究,LED波長類型豐富,可調控的余地較大,適合用于植物的照明燈。
比如蘿卜、青菜在培育過程中所需要的光照控制就是不盡相同的,可以根據其各自喜好配置不同的LED燈;在芽苗菜的培育過程中,葉片大小、葉綠素或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的含量,都可以通過光照調節來實現。
LED光照降低植物培育成本
工廠化育苗已經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也是南農大研發的LED植物燈最先應用的領域。在育苗車間里,各種花木、蔬菜的幼苗整齊排布在架子上,而每層架子的上端都安裝著LED燈,這些幼苗相當部分是用于出口的。
“傳統光源每平方米需要配備0.5千瓦的光源,而LED只需要0.27千瓦,這樣就可以使耗電量下降約一半。”徐志剛說。省電是一方面,這種新型LED光源的應用,更加能還原植物生長的本來面貌,現在大棚種植的黃瓜、西紅柿等口味不好,就有光照不規范的原因。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