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職業規劃 是走好留學之路的第一步
摘要: 擇校、擇專業前要有較為清晰的職業規劃。首先應綜合了解自己的背景、經濟能力、學校專業設置、自己的職業興趣、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工作的機會及所申請學校畢業生的分配情況等來確定自己的留學的申請國、申請學校和專業。
在洶涌的留學大潮中,有部分學生是在一種集體無意識狀態下為了出國而出國,沒有仔細思考過自己適不適合出國,更沒有將出國留學與留學前的各種準備掛上鉤,最后由海歸成為海待。7月12日下午2點,本報將攜手西南財大出國留學預備學院在西南財經大學光華校區文獻中心舉辦走對留學第一步,讓人生規劃照亮留學之路留學規劃專場活動,力邀中國職業規劃培訓鼻祖古典老師為大家規劃留學道路。另外,來自西南財大出國留學預備學院、畢業于美國夏威夷大學MBA的劉舸老師也將和大家分享他是如何幫助數百名學生成功進入曼切斯特大學、伯明翰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等英國名校攻讀碩士學位的。
核心訪談:怎樣理性規劃留學?
特邀嘉賓:西南財大出國留學預備學院吉松濤院長
記者:對于準留學生來說,出國前需要思考哪些問題?
吉松濤:我認為出國前需要考慮三個問題:第一,是否具備語言能力;第二是否具備學術能力;第三是否具備心理承受能力。留學不是跑馬觀花的出國旅游,如果意猶未盡還可以再去一次。留學前如果不具備相關能力,光是靠滿腔熱血是不行的。這樣的同學到了國外大學后會發現學習和生活都很吃力。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留學生通常是家庭條件好的差生,其實不然,他們中有放棄國內重點院校學習的佼佼者,也有生活能力自理特別強的人。
記者:你認為,留學成功的定義是什么?
吉松濤:留學成功的關鍵三方面是指:語言能力、學術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留學前首先要先攻破語言關,有的同學認為到了國外語言水平自然能提上去,在國內語言成績只是應付簽證或者學校的工具。可事實上,英語水平的提升和平時的練習和積累分不開,如果語言水平太差,到了國外根本無法和別人溝通,最后就喪失了溝通的自信;第二,生活英語和學術英語不同,除了在生活英語上能達到與人交流外,應該對國外的學習方式有一定了解和體驗,掌握一定水平的實際英語應用和學術能力并且具備國外學習的一定技能,比如課堂演講,數據分析,論文寫作等等;第三,要從心理上做好獨立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環境下的準備,培養自己堅強的性格。
記者:你認為職業規劃在留學中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吉松濤:擇校、擇專業前要有較為清晰的職業規劃。首先應綜合了解自己的背景、經濟能力、學校專業設置、自己的職業興趣、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工作的機會及所申請學校畢業生的分配情況等來確定自己的申請國、申請學校和專業。在選擇學校方面,切忌好高騖遠。考慮學校的時候要和自身的能力結合起來,排名高低都應有所涉及。設立最高和最低目標。在選擇專業方面,學生和家長的眼光應該放得長遠一些,學生到底打算畢業后是歸國還是呆在國外,如果是呆在國外,那么當地在3-5年后哪些行業發展會有更好發展前景,如果是歸國,那么3-5年后的中國缺乏的是哪方面的人才,這些都是選擇專業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