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輝乾:點評中國照明工程60年發展史
摘要: 建國60周年,一個甲子的歲月容納無數輝煌變遷。此系列文章為親訪對中國照明行業影響深遠的高端人士,聽他們點評中國照明產業的發展與興起。本文聽肖輝乾點評中國照明工程60年發展史。
建國60周年,一個甲子的歲月容納無數輝煌變遷。回看中國照明行業,雖然沒有祖國那樣深遠而輝煌的歷史,但其繁榮歷程一樣印證著中國的精彩與中華民族的智慧。此系列文章為親訪對中國照明行業影響深遠的高端人士,聽他們點評中國照明產業的發展與興起。
解放前,我國的照明工程建設項目甚少,對照明工程科學研究則更少。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幾乎是從無到有逐步得到發展,特別是近20年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我國照明工程建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令世人矚目。
回顧我國照明工程將近60年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60年照明工程建設起步和開創階段;第二階段:1961~1980年照明工程建設重點發展階段;第三個階段:981~1999年照明工程建設全面發展階段;第四階段:2000~2009年照明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階段。
目前,全國大型照明工程案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我國照明工程建設的現狀。照明工程建設更富有理性,而不是初期只求照亮,很少考慮技術和藝術水平、文化品位。
重視按規劃進行照明工程的建設,以往照明工程建設由于無規劃指導,建設單位自發行事、各自為之,以致城市照明中,該亮的不亮,不該亮的反而很亮,整個城市照明缺乏特色,總體照明效果差。但如今,大部分典型的照明工程案例,幾乎都把按城市照明規劃或建筑照明標準進行設計作為一條原則寫入文本。這樣不僅單位照明效果較好,而且和該地區到整個城市的景觀也比較為協調。
照明工程的設計水平迅速提高。照明設計人員設計理念逐步更新,忽視與規劃師、建筑師及管理人員溝通合作開始得到改變,簡單模仿或照搬照抄其他照明設計現象逐步減少。照明手法的多元化,照明設計的創意觀念更強了,彩色光的應用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科技使用的增多等,導致照明總體效果明顯提高。
照明工程的施工質量明顯提高,由于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的提高和嚴格執行施工的國家標準、規范和規程的觀念的增強,精心組織施工,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認真做好施工工程的驗收工作等,使工程質量明顯提高。
照明工程建設節能和保護環境成效顯著,2001年以來通過繼續實施綠色照明示范工程有力地促進照明工程的節能工作。1996~2004年,中國實施綠色照明工程9年中,累計節電450億kW.h,相當于900萬kW的裝機規模,削減了大量電網峰荷,減少發電二氧化碳130萬t,同時也減少了照明產生的光污染,保護了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照明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照明工程建設的管理逐步實現科學化和法制化,在照明工程建設全面發 展的初期,管理機構和機制不健全,管理人員短缺,管理法規空白,出現的管理無序的現象逐步減少。許多年實踐人們開始認識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組織上建立相應機構,有專人從事管理工作,同時制定相應的管理法規和辦法,技術上推廣應用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統,從而使照明工程建設管理開始走上科學化和法制化軌道。
(圖文選自《60年燈光記憶》一書。作者宋定龍采訪于2009年3月22日,北京。)
個人簡介
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58年畢業于中南土木建筑工程學院(今湖南大學),1961年至1962年在前東德依爾門諾電氣工程學院進修照明工程,1989年應英國皇家學會邀請到英國講學和工作半年。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所長,原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執行委員;現任建筑科學研究院物理所顧間、總工程師、中國照明學會顧問(原副理事長)、北京照明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長、英國建筑研究所兼職教授、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40多年來,他一直從事建筑光學(建筑采光照)科研工作。1959年他參加完成的人民大會堂等國慶十大標性工程采光照明試驗研究成果,獲建工部獎勵。1976年9月9日,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不幸去世,肖輝乾受命擔負毛主席紀念堂瞻仰廳和水晶棺照明設計方案研究工作。由他參加完成的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于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國家計委的優秀標準獎;1993年負責完成的《首都城市夜景照明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的建議》,獲北京市科協的獎勵;1997年負責完成的天安門和長安街夜景照明總體規劃和設計,獲北京市政府的表彰;1999年國慶50周年的時候,由他擔任首都夜景照明專家組組長完成的工作,獲得國慶活動總指揮部的嘉獎和北京市夜景照明先進個人獎勵。1997年,他獲得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并且得到了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嘉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