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現金能撬動多少個LED項目
摘要: 在LED看似光明的未來背后,是整個行業的大肆擴張和激烈競爭。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光電器件分會統計和測算,目前全國從事LED的企業有2000多家,其中從事外延片生產、芯片制造的研究和生產單位有60多家,器件封裝企業約600家,其中有一定規模的封裝企業就有約100家。
揚州、大連項目尚未開工
如果說蕪湖項目已經在“小打小鬧”中開工了,而揚州和大連項目則還沒有啟動。
2009年12月,揚州德豪潤達光電有限公司動工奠基儀式在邗江經濟開發區舉行。德豪潤達方面稱,揚州基地項目一期投資4980萬美元,注冊資本金2500萬美元,征地150畝,主要用于LED項目;項目二期增加投資5000萬美元,注冊資本金2000萬美元,增加用地143.5畝,主要用于MOCVD項目。
5月17日,本報記者致電德豪潤達揚州項目部,負責人趙先生表示:“我只是負責銷售的,現在不負責項目建設,目前這個項目什么時候啟動還不清楚。如果你要LED產品,我可以賣給你,產品是從廣東過來的。”
而今年1月,大連當地的媒體稱,德豪光電科技暨德豪科技風電項目落戶大連開發區簽約儀式在大連舉行。本報記者致電大連開發區經貿局內資局,該局工作人員同樣表示:“還沒開工。”
對此,鄧飛并不否認,“揚州和大連項目的確還沒有啟動,我們不可能遍地開花,肯定要周期錯開。”
而據5月11日的《中山日報》透露,德豪潤達擬在中山生產環保鋰鐵電池,準備引進清華大學技術進軍新能源產業,開發生產新一代環保清潔能源——鋰鐵電池,且有意落地中山并與相關汽車企業合作推進這一項目。
“我只能說你在一些地方報紙上看到的東西并不一定就是事實,一切以董事會公告為準,因為所有的對外投資都必須經過董事會的決定。”鄧飛對此表示。
不樂觀的LED產業
國家推行節能減排的決心以及低碳經濟的趨勢,讓很多LED企業看到了希望,進而紛紛跑馬圈地。
大股東給德豪潤達穿上的華麗外衣是否是“皇帝的新裝”,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但是LED行業的前景卻并非想象中如此樂觀。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