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賤賣”LED燈
摘要: “設計應用這個環節做好了照樣有錢賺,而現在國內注重設計創新、注重品牌的企業還是太少了。”吳育林說,他對業內LED下游門檻低、利潤稀薄的觀念不認同,國外的飛利浦、歐司朗等國際照明企業已在LED設計應用領域搶先一步,其產品突出的特點就是藝術化、智能化。
“為什么中國制造的LED燈拿到歐美國家,進行重新的設計和應用,價格就比我們賣的高出5到10倍呢?”佛山市凱西歐燈飾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育林深有體會地說,增加LED設計應用上的附加值,是眾多下游企業避免價格戰的一條出路。
參展現象
人家開PARTY
我們像賣白菜
芯片、外延、制備、封裝和設計應用,在LED整個產業鏈中,由于進入的技術門檻較低,下游的設計應用是中國的LED企業最為集中的一環,佛山也不例外。
“隨著LED產業升溫,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下游產業鏈。”吳育林說,佛山目前有200多家的燈具企業,很多都從傳統燈具轉向LED,做的是LED組裝、出口的生意。
今年4月,吳育林隨佛山幾百人的照明企業團隊參加德國國際照明展,全世界的企業展臺上閃耀的大多是LED。但讓吳育林感觸最大的卻是“當中國的企業把產品擺在臺上和外商砍價,像賣白菜一樣時,人家外國人的展廳內在開PARTY,在各種情調設計的燈光下品酒、洽談生意。”
行業現狀
不重設計創新還打價格戰
為什么同樣是LED燈,國外賣的卻比國內貴得多?這個問題讓吳育林陷入了思考。就拿他所在的凱西歐公司來說,80%的情調照明產品都出口到歐美,但德國的一家燈具設計公司對他的產品進行重新設計應用之后,就能營造出特別藝術化的家庭燈光環境,價格也相應拉高了5到10倍。
“這就說明設計應用這個環節做好了照樣有錢賺,而現在國內注重設計創新、注重品牌的企業還是太少了。”吳育林說,他對業內LED下游門檻低、利潤稀薄的觀念不認同,國外的飛利浦、歐司朗等國際照明企業已在LED設計應用領域搶先一步,其產品突出的特點就是藝術化、智能化。
與不注重設計應用創新相隨的是LED企業相互之間的價格戰。“什么東西在中國做得量大了,就開始打價格戰,這是當前行業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佛山南海區科泰實業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芳桂說,科泰主要也是做出口,一些低端的產品充斥出口市場,國內企業相互壓價是不爭的事實。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