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園區場館的半導體照明科技與燈光藝術
摘要: 2010上海世博會是一個設計創新和科技應用的大舞臺,各場館通過設計的創新以及科技的亮點來展示企業、城市乃至國家的技術實力與文化特色。當夜幕降臨之時,各個場館的夜景漸漸被點亮,各具特色的場館競相展示著自己的“光”魅力,其中不乏有構思巧妙的創意,更有各種新技術
2010上海世博會是一個設計創新和科技應用的大舞臺,各場館通過設計的創新以及科技的亮點來展示企業、城市乃至國家的技術實力與文化特色。當夜幕降臨之時,各個場館的夜景漸漸被點亮,各具特色的場館競相展示著自己的“光”魅力,其中不乏有構思巧妙的創意,更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恰如其分地演繹了“用技術的手段實現藝術的效果”這一照明科技的真諦。
1. 場館的主題演繹與LED燈光表達
世博場館的建筑設計表現了企業、城市和國家的技術實力與文化特色,而場館的夜景照明,特別是半導體照明技術的應用則更好地強化了主題,演繹了內涵。
荷蘭館的“歡樂街(Happy Street)”概念,將LED點光源直接裝飾在建筑的表面,通過明亮閃爍的視覺效果來表達荷蘭館在夜間“張燈結彩”的歡樂氣氛。而波蘭館建筑表皮民間剪紙藝術的運用,結合在“剪紙”的背面設置LED光源,通過豐富的色彩變化,凸顯出了光影藝術。諸如此類的與半導體照明技術相結合的場館主題演繹還有世博文化“飛碟”外殼的LED投光表達與LED發光孔效果,以及文化中心戶外飛碟造型的草坪燈和步道燈、世界氣象館的LED燈光與噴霧的結合、丹麥館的童話般燈光、比利時館中用LED燈對“腦細胞”概念的表達等。
2. 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建筑化應用
半導體照明是繼白熾燈、熒光燈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近年來半導體照明技術的迅速崛起,促進了LED在建筑中的應用,給創新設計帶來更大的空間。基于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建筑化應用是最受設計師推崇,也是最具藝術表現力的方向。
如被稱為“種子圣殿”的英國館,是由60686根長7.5米的亞克力棒“觸須”組成,在每根觸須中都安裝有一個細小的LED光源,所有的發光觸須在風中輕微搖動,營造出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世博中心的外立面豎向構件,暗藏LED光源,配合媒體視頻的播放實現了動態變幻,入口大廳的巨大LED顯示屏采用P18結構的透視技術,在功能性照明中也嘗試了在一個1800平方米大空間會議廳中使用了LED線性燈具替代傳統熒光燈。世博軸中大量采用了LED照明技術,其中張拉膜結構中采用的LED智能投光燈,陽光谷表面上集成安裝了LED智能星光燈,并集合大型LED分布式控制系統——LED BusY總線技術,達到了較為豐富的視覺效果。另外,主題館、世博文化中心、臺灣館、香港館、澳門館和諸多外國館也都有不同集成程度的半導體照明建筑化設計。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