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標準缺乏 光污染難監管
摘要: 近日,廣州醞釀試點對光污染征收排污費的做法,引發了人們的熱議,也讓“光污染”這個伴隨城市發展而產生的新鮮事物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么,究竟什么是光污染?
對此,太原市環保局法規處處長施保魚告訴記者,按規定,項目在建設時,尤其是一些可能會給居民生活造成影響的項目,都應該讓具有資質的環評機構做環境影響評價,但由于目前正在施行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里,并沒有對廣告牌、玻璃幕墻、路燈等可能造成光污染的行為做硬性規定,所以環保部門也不能強制介入。而在日常監管中,由于國家目前還沒有針對光污染出臺相應的界定標準,更沒有明確劃分光污染的監管權限,“只能建議不修這種大型廣告屏,或是和商家協商,調低光度、減少危害。”施保魚說。
專家說法
損害眼部健康傷害鳥類昆蟲
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王應剛介紹,盡管光污染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但目前在城市商業繁華區安裝的電子顯示屏,以及被商場、KTV等娛樂場所廣泛使用的霓虹燈,包括我們日常使用的照明燈,如果光度太亮,都會給人們生活造成不便。
專家研究發現,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視網膜和虹膜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視力急劇下降,白內障的發病率高達45%;還會導致頭暈心煩,甚至失眠、食欲下降、情緒低落、身體乏力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
“現在不少建筑表面都安裝了玻璃幕墻,看上去是很美觀,但也會給周邊環境造成危害。”王應剛告訴記者,烈日下駕車行駛的司機會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墻反射光的突然襲擊,眼睛受到強烈刺激,很容易誘發車禍。夏天,如果這些玻璃幕墻強烈的反射光進入附近居民樓房內,會增加室內溫度,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些玻璃幕墻是半圓形的,反射光匯聚還容易引起火災。”王應剛說,1987年德國柏林就曾發生過因玻璃幕墻聚光導致的火災。據了解,光污染除了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外,過度的城市夜景照明還會危及正常的天文觀測,人工白晝污染還會傷害鳥類和昆蟲,強光可能破壞昆蟲在夜間的正常繁殖過程。
名詞解釋
光污染
當環境中光照射(輻射)過強,對人類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即為光污染。國際上一般將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陽光照射強烈時,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和各種涂料等裝飾反射光線,明晃白亮、炫眼奪目)、人工白晝(夜幕降臨后,商場、酒店上的廣告燈、霓虹燈閃爍奪目,令人眼花繚亂)和彩光污染(舞廳、夜總會安裝的黑光燈、旋轉燈、熒光燈以及閃爍的彩色光源構成了彩光污染)。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