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照明燈具將摒棄低調作風
摘要: 時鐘回撥到兩年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松業照明 、本邦(華強)照明都分得一杯羹,“墻內開花墻外香”,至今仍然沒多少人知曉這些企業都出自勒流。
時鐘回撥到兩年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松業照明 、本邦(華強)照明都分得一杯羹,“墻內開花墻外香”,至今仍然沒多少人知曉這些企業都出自勒流。
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的照明燈具,已逐漸成為勒流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勒流每年約占全國生產總量的1/3,產品遍布全國各省市及國外市場。“勒流照明 ”在業界和市場已占有重要席位。面對國內企業紛紛在攀登光電產業的高峰及不斷崛起的周邊區域的行業龍頭,如何守住勒流照明的江山并搶占新興產業的制高點,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過于低調影響產業集群影響力
勒流的照明燈具 業有著20多年的發展歷史,素有“廣東照明燈具之都”美譽。在國內,一批從勒流走出去的照明燈具企業早已很有名聲。如今,勒流照明燈具企業發展迅速,產業配套逐漸完善,產業優勢漸成。
國內照明燈具將摒棄低調作風 政企同心建設品牌化
最近幾年,政府投資5億元規劃建設面積3000畝的照明燈具產業園,并引入了本邦電器有限公司、錦力電器有限公司、星運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松業電器有限公司、松田電器有限公司、百順電器有限公司等這些國內知名龍頭企業的入駐,預計新增產值達50億元、實現利稅3億元。
業內人士知道,市面上許多照明燈具都是出自勒流,產品遍布全國各省市及國外市場的勒流照明,產品的品質與價格在國際及國內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很少人知道他們使用的產品來自勒流。
知名品牌眾多、產品份額巨大,在集體品牌的經營上停滯不前,這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極大障礙。“省內外10個人當中可能有8個都是使用勒流的燈具產品,但有誰知道產地是勒流呢?”一名經營照明燈具商鋪長達20多年的老板表示。
對于順德市民來說,很多人知道勒流的小家電、小五金在行業的影響力,但對“勒流照明”相對陌生,他們似乎更為熟悉“中山古鎮燈飾”。
“市民不知道‘勒流照明’,與這些企業的低調不無關系。”一名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除了少數幾家如本邦照明屢見報端,在網絡慣用的搜索引擎上很少能搜到勒流照明企業的最新動態。人們除了知道中山“古鎮燈飾”、江蘇“常州燈具”,知道“勒流照明”的并沒有多少;而南海、高明等區域光伏產業的異軍突起,也令“勒流照明”幾乎要被淹沒。
政府引導與扶持力度須加強
但在這些企業的網站內頁上可以看到,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中國中央電視臺、中華世紀壇照明都來自松業;在國家“十城萬盞”工程中,本邦的無極燈及LED項目已攬下10多億元工程。
在順德照明 產業的大蛋糕中,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品牌有10多個,其中勒流占了極大的份額,但集體區域品牌,多年來一直是勒流照明電工產業的軟肋。
“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整體環境上的,也有企業自身的,但表現出來的則是典型的區域性特色。”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制造有實力,但缺乏真正的一流品牌,而隨著制造優勢的逐漸淡化,企業轉型也迫在眉睫。
2008年,在眾多國內照明企業兵敗2008奧運會照明工程時,本邦卻歷史性地拿下了奧運會主體工程項目奧體中心。在2000?2008年電光源行業發展研究與市場評估報告中,廣東順德華強本邦照明電器公司盡管被列入“我國電光源行業中的最大型企業”,但該報告認為“企業現狀與世界500強企業相比,不論從企業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經濟效益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一項來自于勒流照明企業的民意調查表示,多年來,政府在照明電工產業上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小,企業都是自顧自地“野蠻生長”,缺乏規劃、協調和引導,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價格大戰曾經影響了整個照明電工產業群在品質方面的提升。
在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今天,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前期無序競爭和價格戰對企業健康發展的影響,企業對政府引導和扶持的渴望也愈來愈強烈。“我們正處于起步階段,但和我們同時起步的已經在發展產業集成技術和應用了。”勒流照明企業、從2008年開始轉向LED的開發運用的張先生表示。人才對于新興產業的作用更是巨大,而照明電工產業缺乏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實;照明電工企業留不住人才,這也是事實。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