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現狀
摘要: 由于半導體光源具有節能、環保、長壽命、全固體、抗震性好等優點,已經獲得了包括部分普通消費者在內的廣泛認可,發展十分迅猛,尤其是2009 年,可以說是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繁榮的一年,也是最引人矚目的一年。
由于半導體光源具有節能、環保、長壽命、全固體、抗震性好等優點,已經獲得了包括部分普通消費者在內的廣泛認可,發展十分迅猛,尤其是2009 年,可以說是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繁榮的一年,也是最引人矚目的一年。
不論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紛紛出臺丁各種扶持政策或者指導意見。例如,科技部于2009 年4 月出臺了十城萬盞試點推廣活動。據統計,2009 年21個試點城市共安裝了22援2 萬盞LED路燈(含隧道燈);2009 年10 月,國家發改委等6 部門又出臺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為未來幾年我國該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南昌市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對購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燈給予20豫的補貼;深圳市出臺了《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深圳市促進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文件,提出到2015 年,主干道全部換為LED 路燈;另外東莞、揚州、鄭州等城市也出臺了不少相關的政策,這些措施對促進各地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快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各種大型投資項目不斷涌現,具體見下表。

表1 2009 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投資概況(部分)
表中僅是我國2009 年部分投資情況,未列入表格的還有四川隧寧、江蘇南京和高郵、寧夏平羅、廣東南海、湖南彬州、廣東佛山等地的投資項目,如果再加上2008 年的眾多投資項目以及最近眾多增資擴產企業,近兩年來,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大型投資項目總數將接近100 個。這些投資方或者地方政府無不宣稱要將這些項目建成國內最大或國內一流,至少也是某地區最大的LED 項目。除表中所羅列以外,還有九洲光電宣稱建設西部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西安將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國家大功率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南海未來35 年內將建成全國最大的半導體照明基地;高郵欲打造中國LED 產業基地。
簡單總結以上投資信息可以看出,我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投資規模是非常龐大的。據報道,我國有10 余個省、50 多個城市都將半導體照明產業作為未來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LED 產業發展如此迅速,規模如此龐大是值得關注和深思的。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勢頭無疑是其前途光明的最好證明,然而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目前的投資過熱以及由此帶來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時刻謹記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缺乏核心專利的癥結。
面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行業發展的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建立一定的市場準入與淘汰機制在市場準入方面,必須從國家層面上控制目前這種投資一窩蜂現象。
在項目開始階段加強審批,這方面尤其需要各個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嚴格禁止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尤其是對封裝及燈具應用方面的投資。
目前我國共有各類半導體照明企業3000 多家,其中上游企業僅20 余家,而且技術薄弱,規模小;中游封裝企業有1000 多家,規模大小不一;下游應用產品企業約有2000 多家,魚龍混雜,技術水平良莠不齊,其中由不少規模較小、缺乏研發隊伍的企業所生產的LED 燈具,其較差的質量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和納稅人的利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例如河北保定、山東濰坊),這是值得大家多多關注的。在后續的十城萬盞試點推廣活動中,必須提高市場準入標準,扶強抑弱,限制小、低、差企業進入,間接淘汰部分企業。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引導的同時,應加強對現有企業的整合,促使他們做強,而不是一味的做大。
二、加強對國內上游外延片、芯片企業的扶持
半導體照明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上下游密切配合,各個企業都是這個產業鏈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幾乎所有人也都同意這個觀點芯片是核心。的確,芯片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最終燈具的質量;芯片的價格占燈具總價的50%左右,利潤也是最為豐厚的。據統計,在去年十城萬盞試點活動安裝的22.2 萬盞LED路燈及隧道燈中,幾乎所有的燈具廠家都是選用進口芯片,科銳(CREE40%)、飛利浦(PHILIPS LUMILED20%)、歐司朗(OSRAM16%)、Nichia(14%)等國際巨頭占據了近90%的市場,其余10%左右的市場大部分也被韓國企業、我國臺灣區企業所瓜分,國內芯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幾乎為零,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我們認為,作為科技部的試點活動,其目標之一就是要促進產業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的提高,迅速提升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整體競爭力,而目前的情況是國內上下游企業幾乎脫節,肥水全流外人田。如何利用對下游企業的扶持來間接的支援上游企業值得深入思考。在目前我國芯片技術水平偏低的情況下,必須防止我國的封裝企業成為歐美企業的組裝工,避免我國的市場成為上游旱澇保收的試驗田。相信韓國汽車業的發展歷程值得我國相關主管部門多多學習。
三、加強基礎研究,打破專利枷鎖
半導體照明行業的核心專利中絕大部分都被日亞、豐田合成、科銳等公司所壟斷,我國企業所申請的專利主要集中于外圍,保護范圍小。目前除南昌晶能光電外,其余芯片企業的技術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侵權。封裝所用的兩類熒光粉YAG:Ce 和YAG:Tb 的專利也分別為日亞、歐司朗所掌控。因此,加強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各種材料的研究對于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來說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未來若無法打破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極有可能重蹈VCD 產業的覆轍。
半導體照明被稱為第四代照明,作為未來照明的代表,其優勢是不言而喻的,自上世紀末至今,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我國都出臺了各自的半導體照明計劃,并且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美國、日本、歐盟作為該技術的領跑者,在各個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韓國近幾年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大有后來居上的態勢,作為韓國的代表,首爾半導體擁有5000 多項專利,同時解決了與日亞等公司的專利糾紛,憑借其在交流電源用LED方面的領先技術不斷攻城略地。據英國IMS 研究所調查,首爾半導體2008年已躍居全球第四大LED芯片制造商,僅次于日亞、歐司朗和飛利浦。縱觀我國LED 行業,芯片生產商有近20 家,不論規模還是技術都遠遠落后國外企業。如何利用我國的科研資源與廣闊的市場來促進國內相關企業的迅速壯大、促進我國產業升級是一個從方法到實踐都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此外,目前OLED 技術正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相關科研單位應盡早抓住機會,加快速度,早日掌握核心技術,國家應重點扶持在這一領域有一定研究基礎與成果的單位,防止重蹈LED 缺乏核心專利技術之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