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拯救中國LED照明行業
摘要: 無論進口的膠,還是進口的PC料,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LED的散熱和光衰問題。到目前為止,可以說中國的企業用這種外國人設計好的光源模式做LED燈具的,沒有一家真正解決好大功率LED燈具的散熱和光衰問題。唯有通過自主創新,摒棄錯誤的LED燈具產品設計和結構模式,創新真正符合LED特性和符合照明需要的高效高品質的LED照明產品,才能拯救中國LED照明行業!
“LED照明未來發展較快的新興行業,到2015年只要有20%的通用照明使用LED,將達到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并帶動百萬人就業”,不知多少人和企業家看到這條消息時,心里盤算著:5000億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就是50億,哈哈,太好了。哪怕不要百分之一,只要有千分之一就是5個億,20%的利潤每年賺一個億沒問題。千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這是沒問題的,就是按平均分攤,有一千個企業,也有千分之一的市場啊!前景太誘人了!不要多想了,趕快干LED照明吧!于是,市場上,懂LED的,不懂LED的,做鞋的,做衣服的,做建筑的,做油漆的,做五金塑料的……一下子,各行各業的都開始高調進軍LED照明這一行業,并且都打出了什么“中國LED最大的生產企業”,“中國LED照明領跑者”,“LED照明專家”……的稱號。好像只要干上LED的,就是“才高八斗”的高科技專家,就成了腰纏數十億資產的富豪,企業就是年產幾十億的大企業。
然而,目前國內LED行業的真正現狀又如何呢?就拿LED路燈行業來說,大多數企業虧損,而少數不虧損的企業一般都是由于傳統業務的支撐。但盡管虧損,這些企業老總卻仍然“痛苦并快樂著”。痛苦的原因是,雖然干上了高科技的LED,但沒拿到幾張像樣的訂單。就是拿到了幾張訂單,燈也裝到路上了,但由于自己生產的LED燈具的光衰嚴重,燈越點越暗,心中越來越怕,不知哪一天,燈光衰嚴重到不亮了,如何向政府和百姓交代?目前,憑他們公司的技術又無法解決LED燈具上的光衰、散熱、配光等難題。雖然這些是不能對外人講的,但他們仍然理直氣壯的吹噓著“××品牌,照亮世界”,所以心里矛盾著痛苦著。盡管痛苦,但想到中國有一塊幾千個億市場的巨大餡餅可以吃到,并且,企業如果包裝忽悠得好的話,還可以上市撈一把股民的錢。再考慮到中國政府對未來LED照明的前景從來都沒有猶豫過,而且還將出臺一系列支持LED照明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想到這,這些企業家心里就又美滋滋的。反正中國政府的錢好忽悠,干脆就打腫臉充胖子,繼續忽悠,賭下去吧!這就是中國LED燈具照明行業的現狀——痛苦的忍著,快樂的幻想著。但卻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這個痛苦是從哪里來的?如何去消除和減輕這個痛苦?
毫無疑問,中國政府在支持LED照明示范上,可以說是世界各國政府中支持力度最大的。“十城萬盞”示范工程幾十億人民幣已經扔進去了。但實際成效如何?不少LED路燈運行幾個月就因嚴重光衰而不得不被撤下,有的燈雖然仍在亮著,但已經漸漸暗淡,為了面子,卻仍然死撐著!據說國內某知名企業的路燈,派上了上百人的隊伍在全國各地“救火”維修。人們不禁要問:所有這些損失的原因是什么呢?細細一想,可恨可惡的是:中國成為了一些所謂先進發達國家LED照明的試驗場!而眾多LED路燈生產企業雖然成了受害者,但還被蒙在鼓里。他們竟然還自鳴得意的宣揚:“我們已經拿下了近2000公里的LED路燈示范工程啦!”這些企業成了某些外國公司大賺中國政府、也是賺納稅人的錢的工具。因為某個企業宣傳:“我們用的是進口×國××公司的著名品牌的LED光源,其價格每瓦就高達近三十元人民幣。這樣算來,我們一只一百瓦的LED燈具售價六七千人民幣并不算高啊!”我們的政府按每只燈六千元付費,幾年下來,2000公里的路燈,就需付出十多個億,而×外國公司也就輕松地拿走了50%。稍有一點半導體知識的人都知道,LED外延片制造成本極其低廉,外國先進技術制造的話,其成本更加低廉。本來只有10元人民幣一瓦的東西,怎么就一下子就賣出了30元一瓦?這些企業還心甘情愿地去宣揚、標榜他們使用的是進口品牌,幫這些外國公司大肆賺中國人的錢!可這些企業得到了什么呢?說來很可笑,得到的不是另外一半的人民幣,得到的卻是因為用了國外的LED光源,生產出了不合格的LED燈具產品而拿不到政府工程款和砸了自己品牌的結局。這個時候,外國的這些公司會管你嗎?他們所宣傳標榜的什么“××芯,中國情”,原來是用他們的“黑心”,大肆賺取中國人的錢!所以我們不得不反躬自問:為什么用了外國知名品牌的產品,最后還是這個結局呢?這就是我們的政府官員、專家,特別是LED燈具生產企業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了!我們也只有把這個問題真正搞懂想通弄明白了,才能夠拯救我們的LED路燈照明行業,才能夠使我們的LED燈具生產企業避免誤入歧途。我們國家5000億元的新興照明產業才能健康發展起來。
在這里,大家不禁要問,問題的關鍵究竟在哪里呢?我們不妨問一下:哪些國家的LED最好?大家可能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為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請大家想一下,這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既然技術這么好,為什么自己本國不花幾十億、幾百億元去搞LED“十城萬盞“的示范工程呢?而卻偏偏要賣給你中國人做示范工程呢?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因為他們知道:示范就是試驗,是要付出風險代價的。中國人不是很聰明嗎?對世界上的先進技術一學就會??蛇@一點,偏偏在LED照明上讓中國人嘗到了苦果。外國人不但賣給了我們LED高技術產品,還賣給了我們一個封裝好的LED光源模式,引導我們中國的企業按照這個封裝好的LED光源模式去制造照明燈具。如前所述,使用外國人的這種LED光源模式思路做起來的LED燈具,其結局可想而知。外國人想呀:反正你中國政府現在有的是錢,花點冤枉錢也無所謂,中國的企業不是舍不得花錢研發嗎?那你就拿錢買教訓吧!等中國人最終明白過來的時候,大量外匯已經被外國人賺走了。而我們政府官員和某些專家學者,甚至更多的企業家,還在洋洋自稱:我們的LED燈具用的都是進口光源啊!可以說,整個行業都被外國人忽悠了!因為外國人一開始賣給中國人的一個封裝好的LED光源,單就這一點而言,整個行業就要走彎路。因為無論你是什么生產廠,也無論你技術有多高,你只要采用這種LED的光源做燈具,你就必須依據這個光源的特點去設計LED燈具。于是,中國誕生了用幾十顆甚至上百顆相同結構的LED光源組成的LED照明燈具。這些燈具的結構基本相同,就是LED光源由LED晶體封裝在一個熱沉上,發光面由樹脂透鏡封裝保護并做好發光角度,幾十、上百顆這樣的光源被安裝到一個印刷線路鋁基板上,鋁基板又被安裝到一個整體的散熱器燈殼上。為了做好配光,在LED光源上又加了一個用PC或PMMA材料制作的透鏡,俗稱“花生米透鏡”。然后為了防水防塵,又不得不再加上一塊玻璃燈罩做好密封?;蛘卟挥?ldquo;花生米透鏡”配光,就用一塊鍍膜反射罩,在罩上開成一個個LED光源腔,用于反射配光。然后再裝上驅動電源,接線通電后,LED燈亮了,大家都很開心。“高科技的”LED燈具就這樣開發成功了!可是燈點亮一段時間后就發現問題了。內部結溫太高,光衰太大,點不到幾個月就光衰百分之幾十。于是各個廠家又在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想辦法,怎樣才能減少LED光源到LED熱沉、到安裝印刷鋁基板、到散熱器之間的熱阻。于是,別無他法,只有用低熱阻的導熱膠填充。可是,低熱阻的導熱膠在哪里呢?只有外國人有。因此,眾廠家就不惜一切地代價去購買,哪怕是幾十元一克的高價也要去買啊!誰料到,這樣又被外國人狠狠地賺了一把!花了冤枉錢后,燈具的熱阻雖然有所減少,但是光衰仍然嚴重啊!這時外國人又說了,你們中國人做透鏡的PC、PMMA材料的材質太差了,容易老化光衰,而只有用我們外國的材料才行。于是,眾廠家又大量進口國外的PC、PMMA材料,以為這樣就能減少光衰。殊不知,無論進口的膠,還是進口的PC料,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LED的散熱和光衰問題,只是被外國人忽悠了錢財罷了。到目前為止,可以說中國的企業用這種外國人設計好的光源模式做LED燈具的,沒有一家真正解決好大功率LED燈具的散熱和光衰問題。這就是中國LED照明行業目前的可悲之處。
為什么會鉆進這個怪圈呢?美國宇航局一名資深科學家一語道破天機:目前LED光源的封裝模式是LED早期用于指示和顯示燈時的封裝模式,即使是W級的封裝模式也只是一種改進而已,根本不符合百瓦級功率光源照明封裝模式要求的低熱阻和高出光低光衰的要求!難怪中國大多數企業做的LED照明燈具均無法突破散熱和光衰難題。因為這個照明燈具選用的光源模式是用于做顯示和指示燈的模式!想想真可笑!這么多聰明的中國人竟然被忽悠了很多年!然而到目前為止,能夠醒悟過來的中國LED燈具企業又有幾家?甚至有些少數專家至今還在不切實際的大喊大叫:分立式光源制作的LED燈具散熱是最分散,是最好的散熱結構模式。想想真可嘆!這些專家、教授是民族的精英,本該走在科技最前沿,但他們卻也被外國人忽悠了。他們不去思考、研究具有中國特色的實用的LED燈具技術,卻跟著幫著外國人來忽悠中國自己人!當然,這只是少數人,也沒什么擔心的!就當是學術爭論吧!讓他們爭去??上驳氖?,LED照明行業發展到今天,我們許多政府官員、專家、教授、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并在有些地區停止了這種用于指示和顯示用的LED光源模式制作出的路燈示范工程。開始了真正的照明行業產品發展方向和模式的思考:LED照明沒有錯,LED發展前景也沒有錯,錯就錯在產品結構模式上。因為這種外國光源模式的燈具產品結構模式使LED燈具散熱散不掉,光效上不來,光衰很嚴重。其實改正的方法并不難:就是改變目前這種LED光源封裝模式和燈具結構模式。采用我們自主創新發明的、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符合大功率照明需要的低熱阻低光衰LED光源和LED燈具的結構模式就可以了。
值得高興的是,一種真正能適合照明要求的LED光源和燈具模式產品在中國市場已經出現,而且企業擁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有些不錯的公司的研發團隊不斷與上海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和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的專家,教授合作,開始研發低熱阻集成大功率LED光源模塊、集成配光模塊、稀土散熱和散熱器模塊,以及電源驅動控制模塊。他們排除急功近利、浮躁干擾,潛心研究,埋頭苦干,攻克了一個個難題,通過各種模塊的優化組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功率照明LED燈具。目前,以這家公司為代表的企業采用國產的LED外延片封裝的10-100w集成LED光源模塊,光源光效突破了120lm/w,用此光源制作的120w的LED燈具經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上海)檢測,整燈光效達到了90.9lm/w,其高光通量集成大功率單片式LED燈具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LED結溫(環境溫度25℃時)經測試為50℃。該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安裝的示范燈具,經六個月的監測,未測到光衰。在昆山安裝的LED燈具24小時點亮,已經連續運行了25000多個小時,取得其光衰小于10%的實測效果。公司取得這么好的實測和檢驗數據的產品,其所用原材料除防護用的硅膠和金線采用進口材料外,其他材料如LED外延片、固晶導熱用液態金屬、熒光粉、陶瓷封裝基板、稀土鋁合金散熱材料、配光透鏡用玻璃材料等,均采用國產材料和該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材料。
相信LED照明行業,經過痛定思痛之后,大家一定會清醒過來,取得共識:只有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大對LED從外延片生長到LED光源封裝結構和LED燈具結構模式的研發,從基礎原材料研究開始加大投入,埋頭創新,才能正在走出目前大家都痛苦的尷尬局面。目前高壓鈉燈的整燈光效處于60-70lm/w的水平,而要使LED燈具比鈉燈真正節能60%以上,LED燈具整燈光效就必須大于100lm/w,才能有節能60%以上的可能,這樣才能實現我國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目標!如果一些企業還拿光效60-70lm/w且光衰嚴重的LED燈具去替代原有光效60lm/w的高壓鈉燈,并高喊什么節能60-80%,這是自欺欺人的表現。這樣的企業救不了中國的LED照明行業。如果真讓這樣的企業去“領跑中國LED照明行業”,試想,中國的LED照明行業在它的“領跑”下會跑向何方?只能越跑越黑暗。因此,唯有通過自主創新,摒棄錯誤的LED燈具產品設計和結構模式,創新真正符合LED特性和符合照明需要的高效高品質的LED照明產品,才能拯救中國LED照明行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