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燈飾企業開拓新興市場面臨三道檻
摘要: 東盟自貿區的全面建成以及埃及從2009年起免除了自用設備、機械設備的進口關稅和銷售稅,這些無不為出口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打開了方便之門。新興市場對于出口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因為相對比較成熟的歐美市場而言,有著太多的可變因素,一不小心就會栽了跟頭。
東盟自貿區的全面建成以及埃及從2009年起免除了自用設備、機械設備的進口關稅和銷售稅,這些無不為出口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打開了方便之門。新興市場對于出口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因為相對比較成熟的歐美市場而言,有著太多的可變因素,一不小心就會栽了跟頭。
質量:部分新興市場要求低
新興市場買家對供應商最看重哪些因素呢?有開拓新興市場經驗的出口企業一般會告訴你,第一是產品價格,接下來才是產品質量、溝通能力、供貨周期、創意設計、信用狀況等。
以廣東中山燈飾出口為例,2009年出口歐盟、美國、中東,三地出口貨值所占比重分別為22%、21%和8%,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隨著國際間貿易合作的進一步加深,今年輸非洲等新興市場的產品增長速度也較快,輸埃及燈具146批,貨值超過6000萬美元。其中,銷往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大多已獲得出口國家和地區的產品認證,比如UL、CSA、CE等,這些產品從設計到生產都有著較嚴格的規范,產品質量較好。
“輸往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燈飾產品,由于這些地區沒有標準要求,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不高,企業多以價格戰贏取客戶,采用較差的原材料和簡單的生產工藝,產品存在安全隱患。”中山檢驗檢疫局古鎮辦事處主任劉志紅表示,產品質量在歐美市場和新興市場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對于整個產業長遠發展非常不利,“一個行業,沒有質量就沒有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與燈飾出口一樣,中山其他行業如家具、五金、服裝等,在出口新興市場的過程中,都遇到類似的“陷阱”。迎合市場需求,質量將大幅下降,違反國內或國外相關法律法規,甚至在出口檢驗時被檢出多項不合格;堅持自己產品固有的質量,則有可能接不到訂單。
產品:新興市場要求更加多樣化
隨著新興市場的崛起,買家的需求已經越來越為廠家所重視,但是與歐美市場不同的是,新興市場對產品的標準、外形、使用功能等,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與歐美市場需求的大同小異形成強烈反差。為新興市場“量身定制”產品,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產品研發、設計等費用的直線提升。
習慣了模仿的出口企業,為新興市場研發品種繁多的產品,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仍是一個新課題。以往模仿或者自主開發一款新的產品,就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歐美市場的需求,而現在,同一種產品,針對不同的市場,可能要開發出幾十種不同的子系列。“這樣做成本要提高很多。”中山地平線燈飾設計制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開拓新興市場時,“自己的特色還是要堅持,不能完全跟著市場走,要為自己的產品去找市場,跟著主流走。”然而,對于大部分的出口企業來說,堅持自己特色的底氣似乎不足。
風險:信用環境差出口風險大
近一兩年,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動下,大部分企業開始轉換思路,開拓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試圖通過新興市場的增長來彌補發達市場份額的下降,借助市場多元化減小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企業取得了成功。
然而,由于新興國家大部分地區政局不穩、經濟落后,加之法律制度不夠完善,信用環境普遍偏差,導致出口風險也大大增加。在開拓新興市場的過程中,中山也有個別企業由于對出口國的法律法規不太熟悉,從而導致企業蒙受損失。
對此,有關外貿專家表示,隨著國內出口企業與新興國家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多,企業在大規模擴展新興市場業務的同時,應看到其潛在的風險,做好風險防范;在風險發生后也應及時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追討,挽回損失。
中山華藝燈飾照明監事會主席盧偉林說,事實上除了新興市場風險較高需要防范之外,傳統的歐美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的影響,風險同樣存在。只是歐美市場的風險易防易控,而新興市場的風險具有更多的不可預知性。“例如西班牙是我們較大的一個出口市場,同時也是歐債危機影響較為嚴重的一個國家,對于我們的訂單有較大的影響,在風險控制方面,我們有較為嚴格的風險控制系統,因此倒不存在太大的問題。”盧偉林認為,無論是傳統市場,還是開拓新興市場,在風險控制方面,關鍵是建立較為完善、嚴格的風險控制系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