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彩電押注LED電視 難逃低毛利率困局
摘要: 10月27日,康佳集團(000016.SZ)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康佳集團收入45.41億元,同比增長17.84%,僅實現凈利潤1029萬元,同比大幅減少60.94%。而今年前三季度收入124.82億元,同比增長38.29%,凈利潤仍然呈現相反走勢,只有6117.85萬元,同比減少42.63%。
外資瘋狂
“低毛利率已經成為彩電行業的共性,特別是國產彩電廠家。”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承認,在外資彩電品牌的低價策略下,國產彩電廠家的確面臨市場份額和利潤的兩難抉擇。但如果國產彩電廠家不向LED轉型,而是停留在CCFL液晶電視(編者注:液晶電視分為CCFL和LED兩種類別,傳統液晶電視大多為CCFL)產品上,其產品毛利率只會比現在更低。
不過,康佳多媒體最終還是選擇先搶奪市場份額。
“在中秋節和國慶節的15天里,康佳LED電視全線產品都做了特價,特別是32英寸康佳LED電視價格只有2799元。”中怡康分析師彭顯東表示,這一價格直逼夏普和索尼的CCFL液晶電視的價格。
中怡康數據顯示,在9月的后兩周里,康佳液晶電視占有率已成功從原來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僅次于海信和創維。而這種小勝無疑是建立在產品低毛利率的基礎上。
“今年初,國產品牌份額還在70%左右。”奧維咨詢副總監趙茂軍指出,現在夏普32英寸CCFL液晶電視售價僅2500元左右,價格還低過索尼2699元的網上售價,這也使得夏普液晶電視國內市場份額一下子飆升到13%,比起7月的7.6%,增長了5.4個百分點。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9月下旬,在32英寸液晶電視前五位的暢銷機型全部是洋品牌,光夏普就占了三個機型;在40~42英寸液晶電視5個暢銷機型里,夏普、索尼和三星占據了前三名,另外兩名分別是康佳和海信。
“由于美國和歐洲經濟環境并沒有如期轉好,外資彩電品牌將大量的資源集中到了中國市場,引起了激烈的價格戰。”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外資彩電品牌的瘋狂只是短暫的市場行為,在短時間會對國產品牌形成壓力,并獲得相應的市場規模。但國產品牌已經成功轉型LED電視,“如果還糾纏在CCFL液晶電視上,國產品牌一點勝算都沒有。”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