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推廣進企業遇冷
摘要: 眼下距離最后的推廣期限,還有一個月,各地節能燈推廣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推進。然而,與市民對政府補貼的節能燈購買熱情相比,企業等大宗用戶卻顯得相對冷淡。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國家三年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的最后一年。截至目前,寧波今年承擔推廣的130萬只節能燈中,80%已“名花有主”。
眼下距離最后的推廣期限,還有一個月,寧波各地節能燈推廣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推進。然而,與市民對政府補貼的節能燈購買熱情相比,企業等大宗用戶卻顯得相對冷淡。
在工業用電占全市用電近八成的寧波,同樣是政府補貼的節能燈,為何在市民與大宗用戶中產生如此大的反差。這些打上政府補貼印記的“國字號”節能燈,何時才能順利走進企業?
市民熱捧 企業用戶冷淡
“只用一半錢就可買到同樣的節能燈泡。”前不久,象山縣節能辦和縣經發局聯合在丹城公園門口推廣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金秋社區的王阿姨花了43元錢,一下子買了12只節能燈泡。而此前她在街上買的11瓦節能燈每只要15元錢,而推廣活動中的同款產品僅為4.1元。
當天活動一開始,不到一小時就賣出了700余只節能燈。同樣,在余姚家家福超市前的推廣活動中,市民們爭相購買了近萬只節能燈。
與市民熱捧節能燈不同,以企業為主的大宗用戶對節能燈的推廣態度相對冷淡。記者了解到,在目前我市已完成的104萬只節能燈推廣中,居民用戶占了80%,企業用戶僅占20%。
“除對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采取贈送節能燈外,寧波節能燈推廣的大宗用戶主要以企業為主。”相關推廣負責人說,目前已申購節能燈的企業不足百家。對于今年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企業對節能燈真的沒有需求么?
上個月鄞州一家服裝企業到推廣活動現場申購了數百只節能燈,看起來不少,但與去年的5000多只相比,數量下降很多。還有一家企業今年投入上萬元將所有車間的生產照明換成了節能燈,但這些節能燈并非通過推廣活動申購,而是從其他渠道購得。
遭受冷遇為哪般?
同樣的政策,同樣的節能燈,為何在推廣中遭受不同的“待遇”?
負責推廣中標節能燈的寧波萬佳節能產品有限公司萬先生認為,價格是主要原因。按照國家補貼政策,普通市民購買推廣范圍內的節能燈,可享受50%的補貼優惠政策,而企業等大宗用戶只能享受30%的補貼。
對企業而言,節能改造的支出是筆不小的數目。在節能效果與價格的天平上人們更趨向于低廉的價格,為此有些企業采取了“迂回戰術”,即拿著十多個市民身份證購買節能燈,享受普通市民的半價補貼政策。
有業內人士分析,企業用戶推廣進度緩慢,在一定程度上與個別采購人的利益有關聯。由于采購人無法在節能燈推廣中獲得回扣而導致購買積極性不高。
“信息不對稱也是造成目前推廣活動在企業用戶中遇冷的原因。”一位地區推廣負責人說,目前不少企業“當家人”既不了解政府推廣節能燈的政策,也不了解節能燈的產品品質、性能和價位。
節能燈推廣如何落地企業?
企業用戶是社會能源消耗的主要力量,那么國家節能燈推廣活動如何才能在企業中真正落地?
“政府重視程度是影響節能燈推廣的關鍵因素。”業內人士強調,各地節能領導小組具有整合資源的強大力量,而主要負責的部門由于只是節能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在組織協調同級部門資源方面尚顯乏力。因此,充分發揮政府力量是推進節能燈推廣的重中之重。
一位推廣企業的負責人坦言,只有政府高度重視,從推廣對象的選擇到宣傳功能的加強到推廣費用的落實,自上而下,整合社會資源,形成有效的節能燈推廣機制,才能使這項工作順利展開。
“在國家補貼基礎上,目前寧波市對大宗用戶的補貼對象主要是公共機構。”市經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政府會加大對企業用戶的節能燈推廣力度,提高企業節能降耗的積極性。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