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LED業急追 晶電/璨圓布局綿密仍具優勢
摘要: 工研院IEK能源與經濟研究組組長林志勛表示,中國大陸LED產業于2010年急速導入擴張MOCVD機臺產能,預期2011年還會持續倍數增加,最快在2011年大陸MOCVD機臺產能規模可能就會與臺灣相當、甚至超越,使得中低階LED晶粒價格恐將一路下殺,對臺灣LED廠商2011年帶來強大的營運壓力。
工研院IEK能源與經濟研究組組長林志勛表示,中國大陸LED產業于2010年急速導入擴張MOCVD機臺產能,預期2011年還會持續倍數增加,最快在2011年大陸MOCVD機臺產能規??赡芫蜁c臺灣相當、甚至超越,使得中低階LED晶粒價格恐將一路下殺,對臺灣LED廠商2011年帶來強大的營運壓力。不過,即便競爭環境將變得更加險峻,但大廠如晶元光電(2448)、璨圓光電(3061)等等因上下游策略布局綿密,在競爭態勢改變中應仍可握有相對優勢。
據觀察,中國大陸2008年MOCVD機臺大約僅100多臺,2010年MOCVD機臺安裝總數已達330多臺,而且后來導入的MOCVD機臺,都是Aixtron、Veeco等主要設備大廠于2009年才推出的42片(投片量)機臺或45片機臺等新一代機臺。這些新機臺近期才陸續試產,在2010年產出還不明顯,但隨著整個制程慢慢跑順,預期最快在2011年第一季,就會陸續看到大陸LED磊晶/晶粒新產能對整個LED產業帶來可觀的影響力。
首當其沖必須面臨來自中國大陸LED磊晶/晶粒新產能壓力的,就是臺灣的LED磊晶/晶粒廠商。主因是中國大陸這些LED新產能推到市面后,一開始就會先去吃低階市場,等到低階市場吃完了,就會慢慢朝中高階市場進攻。由于LED是政府扶植的重點產業之一,目前看來大陸LED磊晶/晶粒廠商,資金充裕,有錢還有人力。
而事實上中低階LED晶粒市場,原本也是臺灣LED廠商重要的領域。林志勛說,即使近來各界積極推動、希望促成臺灣LED產業升級,但在完全投入高階市場之前,中低階市場還是應該要顧好,畢竟這是塊足以提供廠商足夠的產能去化量、讓廠商生存下去的市場。
不過,若從個別廠商來看,LED磊晶大廠2011年的發展和接單狀況,應該還是會相對穩定。例如晶電不僅本身到2011年可能就擁有接近300臺MOCVD機臺產能,還有泛晶電集團成員的廣鎵(8199)、泰谷(3339)、南亞光電等等。總計泛晶電集團的MOCVD機臺產能將達400臺以上。
加上晶電與LED國際大廠還有專利交互授權,并設有合資公司,不僅產品開發更無障礙,對爭取高階LED訂單更有正面助益。上游布局透過投資藍寶石基板廠兆遠、兆晶,有助于料源穩定,下游又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集團企業包括TPV冠捷、南京熊貓、中國長城等等)合作,亦有利于出??诜€定。
璨圓在上下游策略布局也相當齊全。上游系與大同集團(尙智等等)有策略持股關系,下游則與液晶電視制造大廠瑞軒(2489)、韓國面板大廠LGDisplay合資設廠,目前看來競爭條件也具備相對優勢。[NT:PAGE=.$]
至于友達(2409)集團旗下的隆達(3698)、奇美電(3481)轉投資的奇力,以及Samsung、LG集團內部的LED產能,則因大多系供應集團自用,因此預料受中國大陸新產能的影響程度,可能更小。倒是單打獨斗的LED磊晶/晶粒廠商,在2011年可能面臨的新競爭態勢,其營運變化、接單情況,值得持續關注。
不過,毛利率方面,不論是大廠、小廠,林志勛強調,如果中低階LED晶粒產品價格如預期般連續下降,2011年臺灣LED磊晶/晶粒廠商的毛利率要維持像2010年這般40%水準的榮景,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根據估計,中國大陸到2010年底,MOCVD機臺安裝總數將達330多臺。若以來自廠商端的訊息推算,中國大陸地區在2011年整體MOCVD機臺的安裝數量,保守計算更將達到700-800臺(有廠商更樂觀估到1000臺),即使扣掉臺商主導的一些廠商,純陸資企業的MOCVD機臺安裝總數可能也達到500-600臺,相當于又多出1個臺灣LED產業的供給量。
更重要的是,這些機臺都是最近兩年才擴充,因此都是高投片量的新一代機臺。以目前中國大陸最大的LED磊晶/晶粒廠廈門三安來說,預估2010年MOCVD機臺總數約40多臺,預估到2011年裝機量將會達到100臺,其產能規模至少就已經逼近璨圓的水準,而且還幾乎都是新機臺,整體產量競爭力有得拼。
目前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前段MOCVD制程的臺灣廠商,例隆達蘇州廠(估50臺)、璨圓與瑞軒等合資的璨揚(估50臺)、晶電常州廠(估50臺)、鼎元(2426)福州廠(估30臺)、新世紀(3383)昆山廠(估50臺)等等。
臺灣LED廠商于2010年雖然也持續擴充MOCVD機臺,估計到2010年底臺灣MOCVD機臺安裝總數應可達600臺左右,2011年因廠商多已轉移陣地到中國大陸,推估在臺灣廠區的MOCVD機臺擴充速度,將會放緩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臺灣LED磊晶/晶粒產業發展較早,目前至少有半數的機臺,都是較早期的24片機臺或18片機臺,甚至還有最早期的11片機臺、6片機臺,這些較老舊的MOCVD機臺,規劃產能和生產效率與2010年才剛剛安裝的新一代機臺相較,可是落后許多。
惟就需求端來看,林志勛強調,LED應用發展前景,應該是沒有雜音了。即使近期LED背光液晶電視受限于價格門檻,銷售有點趨緩,但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連3線品牌廠商都已經全力轉換到LED背光機種,可見LED背光液晶電視大勢底定,2011年底前LED背光液晶電視滲透率要達到40%-50%應沒問題。而LED照明應用也正持續發展中,預料在2012年就會快速成長。[NT:PAGE=.$]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