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建筑夜景照明形象塑造中的方法
摘要: 夜景照明是通過對景觀對象形體的燈光塑造來反映其神態意蘊,那麼,在設計照明時,對景觀對象設計理念的解析及燈光手法表達方式的掌控就顯得十分重要;中國古典建筑是一種造型獨特、體系復雜、文化內涵深遠的建筑形式,它的景觀照明有許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僅對中國古建筑夜景形象設計中的幾個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夜景照明是通過對景觀對象形體的燈光塑造來反映其神態意蘊,那麼,在設計照明時,對景觀對象設計理念的解析及燈光手法表達方式的掌控就顯得十分重要;中國古典建筑是一種造型獨特、體系復雜、文化內涵深遠的建筑形式,它的景觀照明有許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僅對中國古建筑夜景形象設計中的幾個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 古建筑大屋頂物面的照明問題
中國古建筑的大屋頂坡型屋面在夜景照明的表現上是一個比較難處理的部分,就目前已經進行的工程來看,較多的案例都采用了泛光照明的方式,這種照明方式所帶來的問題是燈具的安裝位置和照明效果的理想程度。如果將燈具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面上,若是小燈具倒還可以讓人們不太注意它的存在,但如果照明對象是比較寬深的屋面,可能要使用功率和尺寸較大一些的燈具,這不僅會影響建筑物的景觀完整,也可能會對建筑結構造成損毀;如果采取在建筑本體之外架設燈桿安裝燈具的做法,近距離設桿會使燈具設施影響觀景視線,遠距離設桿則會使燈具光束角度過寬,導致光束將整個建筑覆蓋,這樣的照明將會使整個建筑立面一片光亮,無法塑造建筑的細節,使本來有豐富層次的建筑變得平淡,起不到立面照明應有的作用。使用投光方式來照明屋面還有一個缺陷就是屋面上瓦的光澤度和顏色問題,民居建筑屋面上大多覆蓋深顏色的瓦,反光率很低;而一些亭臺樓閣及皇家建筑的屋面上覆蓋的瓦則是反射率較高的琉璃瓦,當燈光投射到瓦面上時會形成漫反射和規則反射結合在一起的混合反射,而且其中的規則反射(鏡面反射)部分占有很高的比例,這使得大部分入射光都被反射到與觀察人相反的方向,結果使立面照明的光效很低,用了很多光屋面還是很暗。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其實還是應該從如何塑造建筑的形象這一基本問題來考慮,在設計一座建筑物的立面照明時,我們的目的是要通過光影的對比變化將建筑的特點表現出來,并不希望用燈光將建筑通體均勻打亮,夜晚景觀畫面中的濃墨重彩和留白是構圖中相輔相成的組成部分。對中國古建筑來說,它最精彩最耐人觀賞的部分是它檐口內部的斗拱雀替額枋彩畫等構件,如果用合適的燈光將這些構件仔細地表現,會使古建筑夜景畫面相當動人,而且這些構件所形成的光影內容已經非常豐富,此時如將屋頂不設照明而將其虛掉,則會給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比如像中國古塔,它是由中國建筑的單體形式在空間的多次重復而形成,如果在設計照明時照亮檐下而保持屋檐頂面暗掉,會使景觀整體形成良好的節奏美感,如圖1。虛化屋頂照亮檐下還能將燈光創造的氣氛聚斂起來,讓人們體驗到被庇護的感受。當然,有些建筑已經成為一種標志物,比如像天安門城樓,如果不進行整體照亮,則不足以體現它的宏偉體量和氣勢,此時所需要注意的是屋檐上下亮度變化所形成的層次感,以及整體上的高亮度以使景觀成為區域中的核心,進而形成對區域的控制。
二. 建筑立面層次的塑造
中國古典建筑的立面不像其他建筑那樣是一個簡單的面,它通常是由多個層次構成的復合立面,通常情況下是由三個層次組成,屋檐檐口和臺基邊緣加上兩側墻廓形成了一個框格,它構成了立面的第一個層次,它是一個虛面,有引導和暗示的效果;檐柱陣列構成了立面的第二層次,兩個檐柱之間構成一個小的框格,這些小的框格是將第一層次的整體框格外廓進行了又一次的劃分,這些框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中國古建筑的美學特點:中軸、對稱、韻律、比例等,立面的第二層次相比于第一層次更實體化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個非常通透的面,并不構成對視線的阻隔,而且,這些柱子與頂部的雀替和底部的柱石形成了一個輪廓優美的取景框,透過它看里邊墻面(也就是立面的第三層次),能得到畫面邊廓和畫面內容雙重的藝術美感,立面第三層次上的門窗格扇上有精美細致的雕飾花紋圖案,常成為視線的焦點;門窗格扇也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使庭院空間和室內空間以及下一個庭院有一種連通感;中國古建筑這種獨特的立面形式是我們在進行照明塑造時必須予以尊重和強調的,首先,應該通過燈光照明將復合立面中三個層次的區別和作用進行強化,讓他們各自的角色定位更為明晰,其次要塑造出各個層次中建筑構件的形態美感,讓他們在相呼映襯中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應該說,用燈光照明強化各立面之間的層次比較而言更有優勢,因為燈光更容易靈活調度,照明光強、照明位置、照明方向等都可以按照設計意愿來調配,比如,在日光下額枋和雀替很容易被看成和其背景合為一體,通過在二、三層次上所使用燈光的差異,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剝離,因而畫框和畫面各自的角色感就更為突出;對出檐較深的建筑,門窗隔扇表面上因受太陽光照較少而會顯得暗淡,但夜晚利用燈光照明中光強易于控制的特點,就可以讓該表面上的亮度相對地變高,并可調整光照方向使隔扇上雕花的光影效果得以強化,這樣就能使立面深處的景觀更有魅力。復合立面的層次、各層次的特點和作用、景觀中深處的魅力、立面對兩個空間的連接等方面是燈光照明設計中應該著力表現的地方。
三. 庭院空間的夜景觀塑造
庭院是中國古建筑的核心,自然也是夜晚景觀所要著力表現的對象,應該說,中國古建筑的夜景照明要圍繞著庭院空間來進行。
庭院空間光環境的塑造不同于對普通實體建筑的燈光照明,盡管庭院照明包含了圍合庭院的諸單體建筑的立面照明,但那僅僅是塑造庭院光環境的一種手段,是古建筑景觀照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對這些單體建筑進行燈光塑造的最終目標是要為構筑庭院光環境來服務。
塑造庭院夜景重要的是景觀立意、定位以及希望傳遞給人們的感受,庭院空間是一般建筑物室內室外空間之間的過渡,因而它的夜景形象塑造目標應給人一種家居感和溫馨感,同時又要給人一種室外環境的開敞感和公共感,因此,它的燈光景觀構成中既要有精致細膩的墻面紋飾光影圖案,又應有街道或廣場等開敞空間中所使用的燈光手法及空間氛圍;庭院夜景的塑造包括對圍合庭院的各單體建筑物立面的照明表現、各單體建筑物室內燈光的適度配置、庭院之外延伸空間的照明、借景的燈光塑造、庭院內部配置景物的燈光塑造等。
四. 照明部位和方式的選擇
眾所周知,對建筑物配置立面照明時,并不是將整個建筑立面統統照亮,而是要有選擇地照亮建筑物上某些局部,通過光影組合來描繪立面構圖,選擇照明部位是照明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對形體塑造、景觀效果、光景氣氛都有極大的影響。被照明部位通常選擇建筑上易形成良好光影、能有效體現建筑物優美神態或設計思想的構件和部位;就中國古建筑單體來說, 有很多精彩之處,比如:層次豐富的的斗拱、優美的整體外輪廓、圖案精致的隔扇窗欞、獨特的多層次立面構造等,這些都可被選為照明表現的對象;當對某一古建筑設計照明時,由于種種原因,不可能對建筑物上所有的部位都配置燈光,那末就應該選擇最有照明表現價值并且其燈光效果與場所氣氛相適配的建筑構件或局部來進行塑造。
在照明方式的選擇上也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中國古建筑有優美的外輪廓線,用輪廓照明勾勒建筑外廓常會有較好的效果,但是輪廓照明不應用的過多,比如,在多層寶塔或閣樓的外廓和每一層檐口處都鋪設輪廓照明燈,就有可能使景觀中的亮線條過多,從而造成視覺混亂;有些南方民居的山墻上常有很多錯層瓦檐,眾多建筑重疊排列使得這些瓦檐形成高低錯落的層次,加上粉墻黛瓦的色彩對比,形成了獨特而又效果鮮明的景觀,但如果每層瓦檐都用輪廓燈勾邊,重疊交織的亮線將會使夜景畫面變得混亂不堪;有時還見到在一些直線型的墻拐角或延伸很長的墻頭上勾勒邊線的情況,這樣的做法會使夜景顯得十分的單調,一條亮線孤零零懸在夜色背景中,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入,且不說表現建筑的設計思想,就是最基本的燈光景觀視覺美感也沒有體現,而且還將輪廓燈對景觀細節表現力弱的缺點暴露無遺。選擇照明手段來設計夜景照明時,首先應該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每種照明手法的優點及其適用范圍,也要清楚它的弱點和局限性,恰當地選擇和使用才能揚長避短,創造出好的夜景觀。
五. 充分利用環境元素
中國古典建筑中的園林建筑十分講究與山水林木等自然環境元素的結合, 追求以人工的方式仿效自然進而使景觀效果升華的目標,并形成了諸多有極高美學價值的景觀設計手法,比如:隱藏和顯露、引導和暗示、造景和借景、起伏和層次、疏密相間、虛實對比、高低錯落、蜿蜒曲折、看與被看等等,這些園林的設計手法對夜景照明的設計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將它們溶匯在園林夜景的塑造中,會使夜晚景觀既能反映中國文化的意蘊,又具有高品質的美學效果,從下面的幾個例子簡略地探討一下這一問題。
1.山頂上的建筑
從中國古建筑的設計理念來講,建在山頂上的亭臺樓閣等建筑物和山體有著密切的聯系,它通常是山體景觀的高潮點和視線收束點,在設計這類景觀的燈光時,強調和突出建筑物的夜景效果無疑是必要的,但僅僅設計建筑物的燈光可以說是沒能準確地表達景觀對象的設計理念,山體和建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景觀組成部分,沒有山體,建筑物的角色也就無從談起,反之,被照明的山體面積過大或者山石樹木等元素的照明亮度過于突出,會淹沒建筑的夜景效果,這也是不合適的,也就是說還要恰當地把握日光和燈光兩種照明方式在對景觀表現上的差異。在圖2所述的例中,只選擇了山頂的樹木配置了燈光,塑造了山體夜景的頂部輪廓線,再配以塔體的強調性照明,形成了簡潔協調而又彰顯園林創意的夜晚景觀。
2.水面的利用
水是園林的生命,任何水面都會使景觀充滿活力,大型園林構筑大面積的湖泊,小型園林則構筑池、塘、溪、澗;水面在夜景中的重要作用是用來構筑倒影,水邊景觀元素的燈光形態與其水中倒影相映成輝,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濱水夜景,又藝術化地為水面和陸地確立了邊界。水中燈光倒影的設計也應適當參考園林景觀設計時的創意,比如:布置在一個小空間中的水面,其用意往往是要使有限的空間產生開朗的感覺,那麼,在設計夜景時就要體現它的這一設計原則,通過燈光語言描述出小空間園林水景那種小中見大的感覺,在具體的做法上有很多值得注意和考量的地方,比如對水邊元素配置燈光時,應盡量將用光范圍控制在元素靠近地面的較低部位處,以免顯在燈光表現中得過于高大的景物對水面形成壓迫,進而弱化水面的尺度,水中的燈光倒影也不致拖得過長,避免岸邊不同部位景物的燈光倒影充溢了面積不大的水面;另外,水岸邊界不要連續地設置燈光,應適當留出一些暗掉或虛化了的局部,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似乎水面在這里延伸了出去,進而使水面變得曠博而深遠起來。
3.隱藏與顯露
古建園林中的各種元素都是在相互配合中來構成景觀的,在配置元素時,常把作為主景元素的主體部分巧妙地用其他元素隱藏起來,同時又讓它的某些局部適度地顯露出來,這是園林設計中一種常用的手法,不論是高大的閣樓還是小巧的亭榭,總喜歡以半藏半露的做法來創造一種含蓄、深遠的意境。山石樹木等配景元素經常被選擇為配景元素,遮擋的手法有時是擋住核心元素的主體部分而只露處邊角,有時是遮擋核心元素的的兩翼而露處其核心部分;設計照明時,應統籌考慮主體元素和遮擋元素兩者的用光,形成近景與背景之間的關系同時又是主景與配景的關系,燈光類型、光色、亮度、照明面積或范圍等方面的綜合調控會有助于這種景觀組成關系上的協調,特別是當主景與遮擋物之間在質地上相近時,這種用光后形成的景觀差別就顯得十分重要。圖3 為藏露手法塑造夜景的實例,林木樹叢掩映著以閣樓為主景的夜晚景觀,樹木的投光照明與建筑的輪廓照明配合獲得了比較協調的效果。
4.借景
在塑造一個空間的夜晚景觀時,讓另外一個空間中的夜景從墻上或門洞窗口透露出來,即借用其他空間的景物,使其成為成為本空間景觀的補充,可以起到豐富并完善本空間夜景的效果,同時又能給觀景者一種提示,讓他們對與本空間相連的下一個空間產生期待,進而引導其走入下一個空間。
借景的燈光設計應該把握好兩個空間中景觀元素的關系,位于本空間中的元素要構筑成一個完備的夜景框架,在沒有借景元素參與構景的時候,它也能形成一個比較好的個體景觀,一旦引入借景元素,景觀的整體性將更加完善,景觀境界亦得到升華;此外,與借景元素有銜接的景觀局部,如墻頭、屋頂、門窗框體等,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照明表現,以使其與借景元素形成友好銜接,同時要明確它們的空間歸屬及與借景元素的空間距離,借景元素的燈光設計也要考慮它們在兩個空間中的角色要求。圖.4是借景的例子。
5.虛實相映
虛實對比是中國古典建筑和園林設計中常用的手法。由于燈光照明具有展示與隱藏、強調與弱化、拉近與推遠等非常豐富的表現手法,所以,在夜景照明中塑造中國古建或園林常能獲得強化其設計理念的效果。圖5中將幾組疊石做為夜景觀的核心予以強調,在其周邊挑選一些樹木進行點綴性的照明,其他大部分山體和樹木則統統虛掉,隱身于夜色背景中,構成了虛實相襯的景致。圖6中的古建筑照明,只在檐下柱頭的局部設置了燈光,突出柱頭構件,些許余光對門楣略作表現,其余部分一律虛化在夜色背景中,留給人們去想象。
其實,在呼應和詮釋中國古典建筑的設計創意方面,燈光照明有著非常豐富的表現手法,也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表現能力,關鍵在于照明設計師對景觀設計思想的理解、對照明語言的組織使用和對燈光表現技法的掌控能力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