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智能照明:逐漸向地下空間要市場
摘要: 隨著城市規模持續增長,中心區過度集中,規劃地面空間日趨飽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城市不僅會“長高”,更會逐漸向地下要空間。因此智能照明的視野就不應僅僅局限于現有的空間,而是應當拓展到“地下城市”。
隨著城市規模持續增長,中心區過度集中,規劃地面空間日趨飽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城市不僅會“長高”,更會逐漸向地下要空間。因此智能照明的視野就不應僅僅局限于現有的空間,而是應當拓展到“地下城市”。
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地下城擁有累計32公里長的隧道和12平方公里的總覆蓋面積,聯絡著蒙特利爾市中心80%的辦公面積和35%的商業面積;日本已在26 個城市中建造地下城146處,每日惠及人數達到1200萬人,占國民總數的1/9。國內以北京為例,通州新城運河核心區明確表示將建設涉及3平方公里范圍、地下空間建筑達210萬平方米的巨大“地下城”;南四環南側,1.81平方公里的地下,也將出現一個總面積140萬平方米的“地下城”,同時會伴隨著出現首都第一個無地面停車區域。
“地下城”無疑是需要全天候不間斷照明的巨大領域,其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空間往往相對狹小,也不便于太陽光直接進入地下。在這些場合,“按需照明”的提出就更具有其現實意義:所謂“按需照明”,就是按照需要提供適度照明,實現人來燈亮,人去轉暗,自動休眠。經過數年的理論積淀、技術研發及產品推廣,華威凱德照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以地下停車場LED智能燈為代表的LED智能燈具已進入成熟量產階段,眾多的應用案例和日漸攀升的銷量證明了該項技術及產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近10項發明、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也預示著公司強勁的發展后勁。
從地下停車場LED智能燈成功的應用案例來看,北京京劇院等文藝院團、河北省教育廳等機關單位,還有有金融機構、工礦企業停車場、農產品交易中心大廳、體育場館走廊、商業中心后勤保障區等都應用了大量的華威凱德LED智能燈產品,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節能減排效果,證明了LED 燈良好的發展前景。
而在由地下停車場向“地下城”照明的擴展中,LED智能燈具應該有更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同時,由于使用環境的特殊性,燈具也應該有與之相應的新特點。比如,燈具的安全性和響應消防應急系統指令的能力顯得更為重要;燈具對潮濕、振動、霉菌及空氣流動性差等惡劣環境的適應性要更強;光源的光生物安全性及光對人群心理的影響效應會更為業內所關注;燈具及燈具系統營造人造時間環境的問題會提出;燈具造型及光色與地表景觀相對應以增加空間可辨識度,這些都將成為地下空間智能照明的關注方向。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