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照明委員會27屆大會南非舉行,中國地位凸顯
摘要: 7月11日到15日,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第27屆大會(27th Session)在旅游勝地南非太陽城舉行。中國在本屆CIE大會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出現了第一個代表中國大陸的CIE副主席(VP)、第一個當選分部副部長(AD)的中國專家、第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技術委員會(TC)主席、第一個以中國專家為第一作者的CIE官方發布的研究報告(Report),并且成功申辦了2012年CIE照明品質和能效大會和CIE D2年會等。
國際照明委員會第27屆大會在南非太陽城召開
——中國在會上取得前所未有成果,中國因素日漸顯現
2011年7月11日到15日,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第27屆大會(27th Session)在旅游勝地南非太陽城舉行。CIE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本次大會由南非照明工程學會(IESSA)承辦,是繼2007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6屆CIE大會后國際照明界的又一學術盛會。
全球近40個國家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中國在中國照明學會的組織下,以強大的陣容參會。中國照明學會徐淮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學會副理事長及CIE新任副主席東南大學崔一平教授、學會劉世平副秘書長、學會常務理事及遠方公司董事長潘建根教授級高工、CIE第四分部副部長復旦大學林燕丹副教授、杭州浙大三色公司董事長牟同升副教授等30多名中國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以臺灣工研院(ITRI)為主的臺灣機構也派出了10多名代表,再加上來自美國、歐洲等國家的華人學者,華人占參會人數十分之一以上,成為此次會議的一道亮麗風景,中國成為本次會議參加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圖1:第27屆CIE大會部分場景
本次會議共收到來自29個國家作者的180余篇科技論文,內容覆蓋CIE的全部7個分部(Division)。會議歷時5天,上午安排特邀報告(Keynote speaker)、演講報告(oral presentation)、張貼論文介紹(poster presentation)、和專題會議(workshop)。下午為并行舉行的各分部會議(Division meetings)和各技術委員會會議(TC meetings)。從大會發表的論文和CIE官方通過會議向與會代表所傳達的信息來看,LED確實正在給整個照明領域帶來深入變革,除了大家普遍關心的LED產品的設計、光輻射測量以及相關的標準化工作外,LED的發展還極大地推動了基礎視覺理論的研究,如光源顯色性和中間視覺等,以及健康照明的研究,如眩光控制和生理節律對照明的需求等。整個議程緊張有序,代表們都感覺收獲頗豐。
大會特邀報告共5個,包括:新當選的CIE主席、英國Ann Webb教授的“CIE與照明藝術(CIE and the Art of Successful Lighting)”、芬蘭的Liisa Halonen教授的“CIE推薦的中間視覺系統(CIE Recommended System for Mesopic Photometry)”、德國Rainer Neumann博士的“LED汽車前燈在所有交通工具中的應用機會(LED headlamps in Automotive Lighting-Opportunities for all Vehicle Segments)”、南非Refuoe Pepenene博士的“膽紅素光線療法中的輻射度學(Radiometry of Bilirubin Phototherapy)” 和美國Wendy Davis博士的“顯色性(Colour Rendering)”。
中國大陸參會代表在會上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中國大陸共發表論文13篇,其中3篇被遴選為大會演講報告(oral presentation),分別為遠方公司光電科學研究所潘建根教授的“絕對積分球法測量LED燈具總光通量和顏色參數(Total Luminous Flux and Chromacity Measurement for LED Luminaires Using Absolute Integrating Sphere Method)”、復旦大學姚琪和林燕丹等的“顏色辨別與對比敏感度隨年齡的變化研究(Visual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On Elderly People)”、和飛利浦亞洲研究院婁迪博士的“視疲勞和照明環境的研究(The study of Eyestrain and Lighting Conditions)”。另外10篇論文被大會選為張貼論文(poster),論文第一作者分別來自:遠方公司光電科學研究所2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篇、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1篇、復旦大學1篇、飛利浦亞洲研究院1篇、杭州浙大三色公司1篇、上海瑩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1篇、李鵬飛博士一篇。遠方公司光電科學研究所以3篇論文列于發表論文數的首位。
圖2:潘建根教授作“積分球法測量LED燈具總光通量和顏色參數”報告
圖3:林燕丹博士作“顏色辨別與對比敏感度隨年齡的變化研究”報告
圖4:婁迪博士作“視疲勞和照明環境的研究”報告
大會還舉辦了六場專題會議(workshop),內容分別為:半導體照明標準化(SSL standardization),光與健康(Light and Health)、中老年和弱視覺人群(Elderly and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不舒適眩光(Discomfort Glare)、光源顯色性(Colour Rendering)、照明產品的光生物安全及測量等議題(Photobiological Safety of Lighting Products and Measurement Issues)。其中“半導體照明標準化”被列為第一個專題會議,是各國專家最為關注的,幾乎全體代表都參加該專題會議,會議主要介紹了由我國專家潘建根教授提案設立的、并由現任CIE技術副主席Yoshi Ohno博士任主席的CIE TC2-71 CIE LED燈、燈具和模塊測量方法(CIE Standard on test methods for LED lamps, luminaires, and modules)的國際標準,同時也介紹了CIE內和CIE以外的國際組織的LED照明的標準化工作。在其它專題會議上,中國代表的身影也非常活躍,深入參與國際對話與討論。遠方公司潘建根教授在“照明產品的光生物安全及測量”專題會議上就光生物輻射危害科學評價、客觀測量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并得到了后續報告專家的高度認同。杭州浙大三色公司的牟同升副教授主持了此專題會議。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