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半導體:大塊頭有大智慧
摘要: 在全球性能源危機、環保意識漸強的背景下,節能產業呈現爆發性發展,LED作為新興產業首當其沖。全球知名的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把LED看作是看好的四個終端應用之一,再此新世紀LED網邀請到安森美半導體電源及便攜產品全球銷售及營銷高級總監鄭兆雄先生與我們分享安森美的LED智慧。
新世紀LED網:2011與2012年被很多LED企業看成“關鍵年”,安森美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在過去的2011年上半年安森美的進展和業績如何?市場呈現什么特點?
鄭兆雄:LED照明涵蓋多種應用,除了已經在中小尺寸便攜設備背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以外,近年來在中大尺寸LCD背光(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汽車照明及商業應用的LED通用照明等方面加速增長,帶動整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在住宅應用的LED通用照明方面,限于成本等因素,目前LED照明的滲透速度仍然有限,不過LED照明在替代傳統低能效的白熾燈照明方面,擁有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如美國約有20%至22%的電能用于照明,其中40%是白熾燈照明。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定計劃,將分階段淘汰白熾燈,如中國也在擬定淘汰白熾燈的計劃并征詢公眾意見。就整體LED通用照明市場而言,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ies Unlimited的預測顯示,2010年之后LED通用照明(含商業及住宅應用)就開始大范圍普及,在2015年前后增長速度更將加快。
【圖4】通用照明市場的預測(數據來源于Strategies Unlimited)
安森美半導體在2011年上半年取得了亮眼的業績,第1季度及第2季度收入連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8.71及9.06億美元,成為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企業,且成為全球前四大多重市場半導體公司。以第2季度為例,安森美半導體源自消費產品、計算機、汽車、工業/軍事/航空/醫療及通信等終端市場的收入比例分別是27%、20%、20%、20%及13%。
新世紀LED網:伴隨LED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國LED驅動廠商也在積極發力,安森美在中國如何面對國內廠商的價格壓力?伴隨著全球LED驅動技術的進步,安森美如何看待LED驅動器價格的走勢?
鄭兆雄:安森美半導體提供包括LED驅動器產品在內的極為寬廣的產品陣容。這寬廣的產品陣容使安森美半導體能夠與客戶構建戰略性合作關系,推動覆蓋更多應用、客戶物料單(BOM)中更多地使用安森美半導體元器件,并拓展可服務市場(SAM)。此外,安森美半導體大力投資工藝及封裝技術開發,擴充產能及轉運設施,有利于降低成本。實際上,安森美半導體的產品中,有超過一半是獨家供應產品,能夠幫助客戶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O)。這使安森美半導體在服務客戶時具有優勢。
另一方面,伴隨著全球對LED的日增需求與應用規模擴大,及LED驅動技術的進步,有利于幫助推動LED照明市場發展。
新世紀LED網:很多跨國企業在國內市場都有一些比較大的合作伙伴,安森美在中國國內市場有哪些合作伙伴?
鄭兆雄:就代理渠道而言,市場上眾多的主流代理商都有代理安森美半導體的產品。就OEM客戶而言,安森美半導體在中國市場與長虹、創維、海爾、海信、TCL等眾多領先電子制造商共建聯合電源實驗室,更好地服務客戶需求。公司在中國香港、深圳、上海、北京、青島等地設有強大的現場應用工程師(FAE)團隊,貼近中國主要電子基地及重要客戶,協助客戶解決他們的設計挑戰。
新世紀LED網:在全球綠色環保大趨勢下,歐美、日、韓以及中國都相繼推出了淘汰白熾燈的計劃,LED在全球擁有巨大商機,能否談一下安森美的全球化戰略是怎樣的?
鄭兆雄:安森美半導體在各地市場的戰略是一致的,那就是為客戶提供寬廣陣容的產品及方案,并能針對客戶系統要求設計出與別不同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他們獨特的設計挑戰。
在LED照明應用,安森美半導體提供全面的產品及方案,包括AC-DC電源IC、DC-DC驅動器、CCR穩流器、恒流恒壓(CCCV)控制、高壓FET、整流器、數字接口、環境光傳感器、保護、電力線通信(PLC)調制解調器等,配合客戶不同應用需求,其中包括結合LED驅動器、PLC調制解調器及環境光傳感器等,用于聯網的智能LED街燈控制等新興應用。所以在我司去年的LED驅動器供應商品牌調查中,安森美半導體獲中國的工程師公認為LED驅動器方案的專家。
相關閱讀:
安森美半導體 (ON Semiconductor,NASDAQ:ONNN)總部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是領先的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的產品系列包括電源、模擬、數字信號處理器、混合信號、先進邏輯、時鐘管理和標準元器件。其前身是摩托羅拉集團的半導體元件部門,于1999年獨立上市。
中國設計中心
中國大陸: 香港、上海
臺灣: 臺北
中國工廠
四川·樂山
并購紀錄
2000年四月,完成收購 Cherry Semiconductor.
2008年一月,以 $184M 美金購入類比器件公司的 CPU Voltage and PC Thermal Monitoring Business 部門.
2008年三月,以 $915M 美金完成收購 AMI Semiconductor. [1]
2008年十月,以 $115M 美金完成收購 Catalyst Semiconductor. [2]
2009年十一月,以 $17M 美金完成收購 PulseCore.
2010年一月,以 $115M 美金完成收購 California Micro Devices.
2010年六月,完成收購 Sound Design Technologies, Ltd.
2010年一月,完成收購日本三洋電機集團的子公司三洋半導體株式會社(SANYO Semiconductor).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